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丝路花雨45年
第9版:特稿 2024-09-25

丝路花雨45年

第二十位英娘的扮演者——康琦和剧团小伙伴在排练中 采访对象提供

《丝路花雨》的最后一幕有英娘跳的盘子舞,英娘由四名舞者抬上场 本报记者 杜雨敖 摄

《丝路花雨》舞台场景之一:“神笔张”(前排右)和反弹琵琶的英娘 本报记者 杜雨敖 摄

本报记者 杜雨敖

9月17日,中秋节。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精彩纷呈的演出,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掌声雷动,喝彩声不绝。谁能想到,这已是这部舞剧诞生后的第3989场演出!

每年都会演,每年都热演。早在2004年,《丝路花雨》就因连续演出时间久、演出场次多、观众人次多,获评“大世界基尼斯中国舞剧之最”。今年是《丝路花雨》公演45周年。多年来,“花雨”飘香世界,曾先后到中国香港等地区以及朝鲜、日本、意大利、泰国、法国、美国等国家演出。作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之作,它已被载入中华民族艺术史册。

一部诞生已近半个世纪的舞剧,为何能长盛不衰?时至今日,舞剧的主创团队依然会不时从兰州回到敦煌。站在莫高窟前,面对千年壁画,思索挑战和困惑,汲取坚守的力量和创新的灵感,这已成为每一代舞者的精神传承。那些坚守与创新的故事,值得探索追寻。

一 从“神笔张”到副院长

“最后一幕中,英娘跳的盘子舞需要四个波斯青年抬着盘子的四个角上台。我的第一个角色,就是其中一个抬盘子的人。”说这话的安宁是个帅气的舞蹈演员,个子中等,体态挺拔,气质不俗,一看就是练功出身。他说起话来也圆润透亮,是个典型的西北汉子。2005年,20岁出头的他进入甘肃省歌舞剧院,开始参演《丝路花雨》。当初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日后他会成为剧院副院长,更不会想到,他与这部舞剧有那么深的缘分。

1979年5月23日,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在甘肃兰州首演。舞剧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创作素材,并在莫高窟真实的营造史之外,虚构出具有浓烈年代感的故事情节,刻画出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的艺术形象,演绎了父女间的悲欢离合以及与波斯商人伊努思之间纯洁的友谊。编创者们从莫高窟的2000多尊彩塑、4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中寻找灵感,将一个个孤立静止的人物造型,编织成一个个动人心弦的人间故事,被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一个全新的舞种“敦煌舞”也由此诞生。

2014年,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丝路花雨》时隔32年重返巴黎舞台演出两场。安宁当时已是主演,担纲“神笔张”的角色。他至今还记得那两场演出的盛况:谢幕二十多分钟,观众始终不愿离去,返回后台准备卸妆时,剧院经理又匆匆跑来告诉他,还有观众等在大厅,问他们可不可以再去和观众见个面。

当安宁推开演出通道大门的一刹那,无数法国观众列队在红毯两旁鼓掌,鲜花、手绢、贺卡不停往他怀里塞,有观众虽然不识中文,却不断问他要签名,法国人努力发出“神笔张”的中文音,呼喊着他。次日,口耳相传、慕名而来的观众在剧院门口排起十几米的长队,谢幕时的掌声又是经久不息。那一刻,烟花绚烂划过天际。安宁觉得,整个法国,都喜欢《丝路花雨》。

五年前,安宁从台前转到幕后做了老师。剧院里徒弟多,师傅少,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排练厅,盯着年轻一代的舞蹈演员,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细细地教,仿佛对着年轻时的自己,那个在舞台上活起来的唐代画工“神笔张”。年轻的演员们都知道,这位跳“神笔张”出身的老师要求严格,容不得半点偷懒。彩排时,安宁紧盯着每一位演员,嘴里叮嘱着动作要领。他不会发火,但说话不容置疑。

四年前,安宁升任副院长。清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安宁已经带着一群年轻人在排练厅练功,阳光洒在窗棂上,也挂在他开始长出的白发上。

二 英娘的刻苦与真情

动人的故事是《丝路花雨》成功的前提。老画工“神笔张”带着女儿英娘救起了昏倒在沙漠的波斯商人伊努思,但在途中,英娘被强盗劫去。数年后在敦煌市场,“神笔张”找到了女儿,但英娘已沦为百戏班子的歌舞伎。伊努思为英娘赎身,父女团聚。莫高窟中,“神笔张”按照女儿的舞姿画出了代表作——反弹琵琶伎乐天。

这些剧情,英娘的扮演者康琦14岁进入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时,就已耳熟能详。1992年出生的康琦是土生土长的兰州女孩,4岁开始学舞,妈妈最初的想法是练舞蹈的女孩气质好,能吃苦。和所有跳舞的小姑娘一样,小康琦也是只爱跳舞,不爱练功。但是她有个了不起的妈妈,从小督促她勤学苦练,告诉她舞蹈最吃功夫,只有苦练才有希望。

在康琦的记忆里,童年时家里就专门为她在客厅里安装了横杆,练功时妈妈给她踩胯,疼得她嗷嗷叫、泪汪汪。上中专时,她开始学习敦煌舞的精髓“S”形韵律,即扭腰出胯、抬腿、勾脚,呈“S”形造型,且每一个舞姿不是一个“S”形,而是由多个“S”形组成的丰富曲线。“反弹琵琶舞”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桥段。在日复一日的苦练中,妈妈不断鼓励她:总有一天,你会成为英娘的扮演者。

2010年,18岁的康琦中专毕业进入甘肃省歌舞剧院。4年后,她登上兰州黄河剧院的舞台,成为第20位英娘的扮演者。她脚下站立的,就是35年前《丝路花雨》首演时的舞台。

勾脚、送胯、扭腰,一颦、一笑、一抬手、一低眉……康琦扮演的英娘,眼神、手势、体态无不传神,仿佛带领观众穿越回大唐,敦煌舞、胡旋舞、胡腾舞等不同舞种异彩纷呈,忽而豪迈粗犷,忽而曼妙舒展,蹁跹间展现出迥异于中原舞蹈的风情,引来掌声雷动。

反弹琵琶是敦煌壁画的经典形象,在唐、五代、宋时期的壁画中现身50多次。为了体会到“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的意境,康琦每次演出前一个月就开始排练整套动作。完整的六幕舞剧,英娘的舞蹈动作大约有40分钟,康琦上午练一遍,下午再练一遍,还把自己的动作拍下来,晚上看视频纠正瑕疵不过夜,抠细节一遍一遍过。这样的时光,康琦已坚持十年。

第五幕剧是“神笔张”为了救波斯商人伊努思献出生命,英娘在舞台上表现出失去父亲的悲伤。每当演到这里,康琦常会想起最疼爱自己的爷爷去世前躺在病床上的情景:瘦骨嶙峋的他心疼孙女练舞吃苦,总是伸出手抚摸孙女,爷爷的手像枯枝,和剧中“神笔张”死前紧紧握住画笔时的那双手一样,让人心酸和不舍。这种共情,让康琦的表演充满张力,她的哭痛彻心扉,失去至亲的痛苦感染着台下的每一位观众。康琦的好友总是感叹:你每次都真哭,这么难过,不怕身体承受不了吗?

十年来,康琦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相继病故。今年8月18日在西安演出时,恰巧是农历中元节,台上的康琦想起故去的亲人,悲痛万分,演绎“神笔张”去世的剧情时,她的真情流露深深打动了台下的观众,不少人泪湿眼眶,唏嘘不已。演出结束后,面对着空荡荡的舞台,康琦静静地望向空中,那一瞬间,她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看到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去学校看她,给她揉腰揉脚、抱她入怀的情景。有人问康琦,跳英娘的秘诀是什么?她说没有秘诀,只有苦练和真情。

三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康琦的朋友圈记录的都是到各地演出的照片——捷克、希腊、日本、以色列、西班牙、澳大利亚、俄罗斯等,通过剧中一个鲜活人物,《丝路花雨》与世界对话,成为文化交流和互鉴的桥梁。

这也是《丝路花雨》一直以来的使命。1979年9月30日,《丝路花雨》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节目在京上演,成为献礼演出的137台节目中唯一被点名在国庆之夜进行全本演出的剧目。

今年已经66岁的杨亦兵老院长,是当年参加国庆演出的乐队成员之一。“当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制,大家问时任团长胡德汉要带几天的粮票,团长认真想了想说带够一个星期的粮票吧。没想到,我们这一演就演了几个月。”

11月,剧组去广州为当年的“广交会”闭幕式演出。当时,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数万人观看了演出。后经协调,1979年12月至1980年1月,剧组又赴香港演出15场,香港媒体、世界媒体争相报道。

杨亦兵学的是长笛,当年没有录音设备,所有演出都靠他们现场演奏。他至今记得,很多受邀观看的文艺界人士都给《丝路花雨》极高评价。“沈从文说,‘我太激动了,这个演出让我一夜未睡’;曹禺说,‘这次演出就是一次爆炸’。”

之后的座谈会上,沈从文兴奋极了,他依据自己对古代服饰、音乐等的研究提出诸多建议,细微如唐代节度使鞋前云头纹样式、节度使夫人佩戴的金钗多长等,提出不同见解。这些细节,在后来的演出中悉数更新。一位意大利观众看完演出,也指出剧中罗马服饰的瑕疵,回去后专门寄来印有彼时服饰的画册。一位印度友人在观看演出后,还跑到后台和演员一起研究印度舞的舞蹈动作……

杨亦兵认为,《丝路花雨》最大的意义不仅是让现代的人们听到、看到千年前唐朝的妙音与舞姿,而且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时代背景下,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重新走向开放的社会。依托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追寻,中国开始迈入一个艺术的春天。

时至今日,人们看到的《丝路花雨》已不再是1979年版的照搬,不仅是新演员,也有新演绎。2008年,《丝路花雨》进行过一次重要改版,在保持剧情不变、人物不变、敦煌舞风格不变的前提下,最大改变是音乐采用交响乐的形式,并提升舞美,包括现代灯光设备的运用,演员服饰的重新制作等。此后,又有2016年版本,均在舞台效果上有改动和提升。

如今,舞台上的英娘已经传承到第26位,最年轻的扮演者年仅18岁。一代代主创的不辍努力,延续着“永远的《丝路花雨》”的生命力,也呼应着“一带一路”倡议,呼唤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

今年8月,《丝路花雨》在上海的东方艺术中心巡演两场。市民倪静20年前就在北京看过此剧,“坚守不易,希望还有下一个45年。”而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常沁怡则是第一次看这部剧,“我的家乡就是兰州,从小就听说《丝路花雨》。看完以后才知道这部剧为什么能在45年里长演不衰,感动观众的是‘爱’。”常沁怡说,全世界只有一个敦煌,敦煌给了《丝路花雨》生命与滋养,《丝路花雨》也让更多世人看见敦煌。

“大家都知道守正创新,先要‘守’,守得住,守得稳,创新才能引领时代。”在甘肃省歌舞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张沛眼中,一代代舞蹈演员守护的不仅是《丝路花雨》,也是立于故土眺望理想的精神,他们用心擦亮传统文化的光彩,让故乡成为更多人值得一去的远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