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笔尖乡愁
第8版:特稿 2024-10-22

笔尖乡愁

画家黄根裕

本报记者 李一能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田中劳作、织布濯衣……江南农村的生活图景,不知是多少人魂牵梦萦的乡愁。

随着时代前行,上海农村风貌正发生着巨大改变。许多事物悄然消失,成为回不去的过往,再难一睹真容。但有一位上海艺术家,正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试图留住这些记忆中的画面。

已过耳顺之年的黄根裕,是一位擅长钢笔画的上海奉贤籍画家。近日,他历时两年绘就的《沪乡记忆·春夏秋冬》钢笔画正式完成。四幅画作真实还原了上世纪70年代上海农村风貌和生活场景中的点点滴滴,包含300多位人物、38组住宅、近百个场景……诸多细节值得细细品味,堪称沪乡“清明上河图”。

一 结缘

相较于其他画种,钢笔画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存在。其用笔果断肯定,线条刚劲流畅,黑白对比强烈,画面效果细密紧凑,能对所绘事物作精细入微的刻画。但钢笔画绘画过程极为“吃功夫”,完成一幅复杂的钢笔画作动辄耗时数月,令许多初学者望而却步,这也使得钢笔画家成为小众群体。

但在黄根裕看来,用线条一点点勾勒出心中的景象,在绘画过程中“神游”于作品内的世界,是一种极大的放松与享受。黄根裕年轻时就掌握了水粉、国画、版画等多种创作技法,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一册外国风景钢笔画深深吸引,画中细腻的线条和独特的意境强烈地冲击着他的眼球和内心。自此,黄根裕开始深耕钢笔画领域,并很快崭露头角。

2003年,黄根裕的钢笔画作《月是故乡明》入选第十二届上海“江南之春”画展;2007年11月,描绘故乡江南小镇风貌的作品《江南古镇万家春》荣获上海群文美术大展入围奖;2010年9月,《江南绍兴临河人家》《盼》两幅作品同时入选全国第四届钢笔画画展;2024年9月,《建筑可阅读系列之二》入选第十届上海市民艺术大展……至今,他已创作了100余幅优秀钢笔画作,并加入了中国钢笔画联盟和上海美术家协会。

2017年,黄根裕的《九月初二奉城古城庙会图》引发轰动。这幅画作中,尚未被日寇摧毁的奉城古城墙巍峨挺立,一户富裕人家正在嫁闺女:四名轿夫抬着花轿走出南门,乐手们吹着唢呐,亲人们支起竹竿放着鞭炮;码头边,迎亲的红船已在等待,喜庆的场面呼之欲出。这其实是黄根裕想象中的母亲出嫁的场面,当年他母亲的花轿就是从奉城南门抬出上船走水路的。可以说,亲情与乡愁是黄根裕创作的最大源泉与动力。

二 匠心

此番《沪乡记忆·春夏秋冬》的创作源于一位友人相邀。友人希望他创作一些反映上海郊野风貌的作品,同时也保留下一些过往的生活细节。这个建议与他多年来的想法不谋而合——用钢笔画还原心中的儿时故乡,创作一组描绘上海农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在黄根裕的工作室里,已经完成的《沪乡记忆·春夏秋冬》静静摆放着,四个画面展现了上世纪70年代上海郊区农村四季日常劳作生活的景象。

“虽然这是以我的故乡为原型创作,但也是当时上海郊区农村的普遍场景,相信能勾起许多人的共同回忆。”黄根裕表示,他在这组画作上耗费的心血远超其他作品。钢笔画很难修改,讲究一笔成形,必须谋定后动,有时草稿就要打一天,连打四五张,直到画出满意的构图才能开始创作。

绘画过程中,最为复杂的是细节描绘,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必须纤毫毕现。比如田野中的农作物,其他画种可以用色块来表现,但钢笔画不行,一定要精准地画出最为微观的细节。在这组画作中,细小如油菜花田中的每一朵花瓣、稻田中的每一颗穗粒,都要拿着放大镜一笔笔描绘,有时仅是一片油菜花田,黄根裕就要画上几天时间,过程堪比微雕。

一丝不苟的细节描绘同样体现在人物刻画上。四幅画作中有300多位人物,或在耕作劳动,或在嬉戏玩耍,或在闲谈聊天,或在含饴弄孙……每个人物在画面中都有着独特的标签功能,不论衣着风格还是手中器物都与当年真实情况吻合,动作神态更是栩栩如生,观者凝望画作,常会有种错觉:下一秒这些人物就会动起来。

一些传统技艺也在画作中得以体现。比如当时制作衣物的布匹原料都是农民自己种植、加工而成,反映在画面中就是妇女们“经布”的场景。“经布”是指织布过程中布置经线的步骤,这些技艺,如今大多只能在非遗博物馆看到。

一勾一勒,笔笔精心。画作完成后呈现的效果令人震撼:广袤的沪郊原野上,宅院鳞次栉比,农作物欣欣向荣,耕牛在水中休憩,村民们辛勤忙碌,孩子们斗鸡走犬四处玩闹。尤为令人感叹的是,画面中的细节随着四季更迭而变化,将一组丰饶壮阔又充满生命力的田园景象,通过近、中、远三个维度进行了展现。

三 童趣

黄根裕儿时住在镇上,当时村镇之间距离很近,出镇区没多远就是农村,他小时候放学常会和小伙伴到乡间玩耍,因此在画作中,童年视角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条主线。

即便在物资不甚充沛的上世纪70年代,孩子们依然有各种办法找乐子。在春景图中,右下角可以看到一群孩子似乎在弯腰采野草,其实他们在收集一种当时的田野零食——白茅针,那是初生茅草未放的花絮,抽出来可以吃,味道有点甜。

春景图中央,能看到有人正在小河浜中挖泥筑坝,这可不是什么“水利工程”,而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捕鱼方式叫“洘浜”。封掉小河浜的两段,再把水排掉,就能轻松捕到里面的鱼儿。黄根裕小时候没少“洘浜”,每次都弄得浑身是泥。

夏景图的左下方,可以看到不少孩子在河里游泳,还有人在钓田鸡、抓知了。“那时候河水很干净,游泳完全没问题,就是水还是很深的,中间脚是踩不到底的。”黄根裕说,当时大家的心都很“大”,换了现在的家长,是绝对不敢让孩子去尝试的。

画面中部,有人推着自行车卖冰棒,在当时,这绝对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人,只要木块敲击冷饮箱的声音一响,孩子们就呼啦一下蜂拥而至。“其实画里的这个人不是个体户,是镇里供销社为了方便村民购买消暑冷饮而派下乡的供销员,基本都是卖盐水棒冰,和盐汽水一样都属于劳防用品,但大人舍不得吃,一般都让给孩子。”

秋景图靠近地平线位置,有一个小高台,这个不起眼的细节其实是一个西瓜田中的高脚瓜棚。那时的小孩子最喜欢去偷偷摘西瓜,但基本都逃不过守田人的“法眼”。

冬景图描绘的是过年前的一个休息日,已经放寒假的孩子们使出浑身本事使劲玩耍,滚铁圈、抽陀螺、打弹珠、斗鸡、弹弓打麻雀……隔着画纸都能感受到那种单纯的快乐。

四 风物

除了关于童年的记忆,这组画作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精细还原了当时农村生活的细节,包括衣食住行、家禽牲畜、民俗风情,其中许多事物和场景如今已很难见到。

比如在春景图中,许多农民驾着小木船,用两根竹竿插入河底,他们这是在罱(lǎn)泥——当时化肥还不普及,大家用很多“土办法”提高土地肥力,利用河泥堆肥就是其中之一。在冬景图中,有小朋友在田地中用火柴点燃了干燥的茅草,这种被称为“炭茅草”的游戏有点危险,经常要被大人骂,但孩子们还是乐此不疲。

夏景图中,渔民的船上还带着几个“帮手”——家养鸬鹚,也就是鱼鹰。这些会帮主人抓鱼的水鸟,曾经在沪郊乡村很常见。同样现在很少见到的还有水牛,上世纪70年代拖拉机还不普及,水牛是农民最得力的帮手。

四季图中的建筑也很有亮点。画面中比较大型的农宅被称为“五开间”,顾名思义有五间房,雕花装饰,非常讲究。比较小的农舍则是“三开间”“两开间”,相对简陋,居住面积也小。但家家户户门前杂物的配置基本差不多:洗衣搓板、马桶、烧饭用的柴火、屋檐下吊着的竹筐……家门前一般是一块空地,当中有一口井,空地可以用来晾晒农作物,也是村民们主要的社交场所。

这四幅组图中的农村场景,是以一个生产小队作为样板。黄根裕回忆,生产队类似于一个社区,又像是一个小型的企业,村民各司其职负责生产的方方面面。夏景图中,村口的电线杆绑着一个电喇叭,每天都会播报新闻,如果没有它的存在,农村生活几乎与世隔绝。秋景图中,村民在晒谷场加工收获的庄稼,这块场地通常也是生产小队播放露天电影的位置,黄根裕记得当时放露天电影时,就会在这里竖起两根竹竿拉起一块幕布,观众人山人海,小朋友有坐在第一排的特权,其他人会自发形成“阶梯状”观影,大家都能看到,互不影响。

冬景图中有一重点场景是结婚出嫁,展现了上世纪70年代上海郊区农村的婚庆习俗。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负责演奏的民间清音班,使用的乐器包括笛子、琵琶、唢呐、二胡。紧随其后的是新娘与宾客,一看画面就知道谁是新娘,因为她戴着一条围巾,这在当时农村是非常稀罕的物件。之后就是挑嫁妆的队伍,两根扁担挑起四个箩筐,里面装着马桶、热水瓶等生活物品,后面则是四个人挑着嫁妆箱,上面放着六床被子。有时还会在红色扁担的两头系上万年青,婚礼后解下来种在自家屋前,寄托对婚姻美好的祝福。

“这组作品,是我对乡愁的理解,也是对童年的追忆。”黄根裕说,未来,他将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更多上海人心中的乡愁,把对乡村生活的记录延展到城市。目前他已完成的有大世界、国际饭店等地标建筑,还酝酿将北外滩到苏州河沿线的风光用钢笔画呈现,记录下人民城市建设进程中,日新月异的上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