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大学生活费给多少合适?
第9版:上海新闻 2024-11-02

大学生活费给多少合适?

一千元到三千元都有 相比“给多少”,“花哪儿了”更值得关注

“Z世代”消费更看重实用价值 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学生的开销中,饮食是“大头”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本报记者 郜阳 易蓉

进入11月,大学新生也逐渐适应了象牙塔生活。

社交平台、新生群里,“大学生活费给多少合适”的讨论,依旧热烈。不少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生活费数额,有的学生晒出至少2500元每月的生活费;也有不少学生表示,自己1200元一个月也能过。除了吃饭,社交也占据了“Z世代”生活费的不小比例。

“父母到底该给上大学的孩子每个月多少生活费,不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永远不可能‘整齐划一’。”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亚琼有着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在她看来,每月的生活费,是大学生自行规划支出的“第一课”。

1500-2000元相对最多

上个月,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刚入学的本硕博新生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新生每月生活费预算总体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之间;每月生活费预算在1500元-2000元的学生相对最多,占总人数的30%以上;每月生活费预算在2000元-2500元的学生占总人数约23%,2500元-3000元的占比15.7%,3000元以上约占比7.8%。

非常具有当下时代特点的消费行为是,有57.1%的新生会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学习和生活,这些学生中有近20%选择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付费,他们通常愿意支付每月40元以内购买平台会员。

调查还显示,71.9%的学生认为“金钱不是衡量人的价值的主要标准”;75.9%的学生对“网贷”和“信用卡”消费持拒绝态度;84.8%的学生都没有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在随意的消费行为之上;76.1%的学生坚持冷静客观的消费理念,即按需要和按能力安排学习生活支出。

上海交大学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新生个人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对大学生活期待等方面,旨在全方面建立新生群体画像,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提供参考依据。

记者注意到,相关市场研究机构也发布了《202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在1300余个大学生样本中,34.3%的大学生月均收入在1000元-1500元之间;41.1%的大学生月均收入在1501元-2000元之间;17.1%的大学生月均收入在2001元-3000元之间。

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辅导员岳宁有着十年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经历。今年,他带的班级“横跨”大一到大四。他告诉记者,经过排摸,学生生活费普遍在1000元以上,主要区间大概在1500-2500元;学生的开销中,饮食方面是“大头”,占比约六成;给生活费的方式上,一月一给的是主流,也有一学期一给的,还有一些“花完了就管家长要”。

消费观念更加务实

生活在临港,上海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二的王晓东每月生活费控制在1100元-1400元之间。他的一日三餐基本在学校食堂解决,生活支出的50%-60%是餐费。小王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工作,还能获得两三百元的收入。“我还是比较注意省钱的,在临港生活开销也比市区要低一些。”小王坦言,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自己节约一些、独立一些也能为家里减轻负担。每个月,小王会将生活费结余存进银行,计划在假期兼职赚钱,为自己存下第一笔“人生启动资金”。“计划先攒个六七千,到大四毕业的时候能有个接近2万元,到时候实习、考研、找工作或是创业,都会需要一点资金支持。”

同样是大二,上海财经大学高靖凯每月生活费为2500元,其中家里给2000元,自己通过学校的学生助理岗位赚500元左右。生活费中最大头的开销同样是餐费——需要1500元左右,正餐经常叫外卖,平均每餐20元-30元。剩下的1000元,高靖凯分为出行和娱乐开销,以及机动经费。“多的时候就存起来,有时候用来支持聚餐等社交开销。”小高觉得,相比大二,大一的开销更多,除了要在大学的新学期采购必需品之外,还有不少钱花在了认识新朋友、新社团、新部门的团建聚会上。这些聚餐常常以AA制形式分担餐费,但如果密集到一周超过两次,他也会感到有些压力,会酌情考虑避免不必要的聚会。

对于消费观念,小高觉得上大学之后自己成长了不少,周围的同学也都比较务实。大家会在促销的时候采买生活用品,会在娱乐方面克制自己,尽量理性开销;对于能够自主支配的压岁钱,经济社会学专业的小高会用来购买风险低的稳健型理财。

上海小囡陈永琦是上海海洋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她的父母每月给她2500元生活费。开学有些日子了,她觉得每天的固定开销在35元-40元间。剩下的钱,她会用在社交、美妆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在前往大学报到前的暑期中,她通过在剧本杀兼职,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6000多元,为自己添置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大学期间,如果学有余力,也会考虑兼职。”

更多关注“花哪儿了”

2006年考入大学的岳宁,是位“80后”。在他的记忆里,新千年之后的大学生,生活费标准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同学聚餐、人际交往都是花钱的理由,自己当时每月的生活费是六七百元。

2013年迈入大学校门的“90后”小唐,如今已在职场“摸爬滚打”快8年了,他记得自己当年生活费的“基本盘”是1200元。偶尔遇上“花超”了的时候,再开口向父母要,“头几个月花费都比较少,刚开学很多东西都是从家里带去的。后来和同学们熟络了,社交活动多起来了,生活费常常还没到月末就已经花完了。”

岳宁分析说,“00后”大学生在消费的自我决策方面更有内驱力,在电子产品时代,他们能够接收、筛选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并自己做出评判。

“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是在2001年至2006年间出生的。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时代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消费内容更多倾向于网购、外卖、直播带货类型;在网络产品、游戏、演唱会等提供精神满足等方面也愿意花费更多。”岳老师表示,“‘Z世代’不会盲目追求某一名牌品牌,更看重实用价值,具有理性消费意识;有意思的是,二手市场也体现出一定的受欢迎程度。”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亚琼认为,与其讨论大学生每月多少生活费,纠结是否该有一个“参考值”,倒不如更多关注一下这笔钱“花哪儿了”——到底属于基本需要、合理扩展还是攀比消费?

“大学学习知识是一方面,培养财商也是一门‘必修课’。学会谋划自己的生活,靠自己的摸索学会花钱、赚钱,也是生活技能。”张亚琼说,“用流行话来说,给多少生活费‘丰俭由人’。如果大学生本人的消费观是正确、合理的,在基本生活以外需要有一些适当的拓展消费,那么家长完全可以根据家庭状况按需供给。”

岳宁补充说,高校辅导员会通过主题班会、走访宿舍、谈心谈话等形式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并培养理财意识。当大学生们学会理性消费,迈向独立生活,并最终价值观成熟,“大学生生活费应该多少”话题的讨论,也就有了意义。

树立承担责任的意识

在采访中,多位辅导员向记者传递这样一种理念:上大学的孩子大多已经18岁了,但毕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父母给他们生活费,也是一种责任。但作为大学生本人,也应该树立起一种慢慢承担部分责任和义务、减轻家庭负担的意识。辅导员们介绍,大学校园里,年轻人有不少机会得到一份“额外收入”——奖学金、兼职赚钱等。

在上海交通大学,新生家访“助飞计划”已开展了13年,结合新生提供的材料,通过家访的形式了解学生真实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实现家庭经济情况精准认定和精准资助。家访中发现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上海交大会在新生入学前发放迎新锦囊,解决新生上学的衣食住行问题,协助其申请绿色通道入学。截至今年,“助飞计划”已实地走访了1.5万余名新生,发放新生入学资助600多万元。

学校鼓励大学生们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以勤工助学的方式实现经济独立。上海交大学生处透露,学校每年开设勤工助学岗位770余个,提供公共服务的图书馆助管岗位、博物馆纪念馆的讲解员岗位、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同学共同提高的学业辅导岗位等。

勤工助学的核心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实现经济自立、品格自强。因此,勤助本身也是育人的过程。上海交大通过“慕课”线上平台,让学生能够灵活地参加上岗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考核的学生获得上岗证,也就具备了上手适应工作岗位的基础能力。记者在“好大学在线”平台上看到,上海交大勤助培训项目包含视频剪辑、PPT美化、Excel数据分析、求职能力提升等多门实用的技能类课程,目前有5000余名学生完成能力提升课程,已有1万余名学生通过上岗培训顺利上岗。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