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8日 星期日
“海·派”时装秀亮相百年石库门 共享现代化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注城市更新  共议滨水规划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成新时尚 让农村公路有“颜值”又有“温度”
第2版:要闻 2024-12-09
“二○二四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十二月十七日在台北市举行

关注城市更新 共议滨水规划

12月17日,“2024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在台北市举行。从2010年至今,“双城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4届。上海与台北两市通过这一平台在经济、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互学互鉴、共同进步。作为历届“双城论坛”的重要议题,城市更新,特别是水岸经济以及滨水区域的规划一直是沪台两地共同的关切。日前,记者采访了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城市更新院院长邹勋,他讲述了上海与台北在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上海有黄浦江和苏州河,台北也有淡水河、大汉溪、新店溪,滨水规划和发展对两市都极为重要。”邹勋说,上海和台北两地在城市更新方面,尤其是近年来在滨水区域的建设、更新上互相学习、各自努力,核心目标和宗旨就是为了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作为上海滨水规划的最新案例之一,位于徐汇滨江的GATE M西岸梦中心,在3个多月前刚刚启用。邹勋指着西岸梦中心南区一组巨大的筒仓告诉记者,包括这些巨大水泥筒仓在内的水泥厂工业设施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商业体最具特色的建筑群。西岸梦中心南区的设计团队,其中就有台湾籍设计师的加入,而沪台两地城市滨水空间更新再造的探索,从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

1998年,台湾建筑师登琨艳在上海成立设计工作室,带来了老旧建筑或废弃工业区的改造的经验,运用到上海老建筑以及沿河沿江工业区改造中。他的工作室位于苏州河畔,是由老旧仓库改造而成,吸引很多人参观,继而纷纷效仿。在2004年因“工业建筑保护再生”苏州河项目,登琨艳获联合国该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奖”。其后,他又作为黄浦江畔杨浦滨江旧工业区改建工程的顾问,将杨浦电站辅机厂改造成了滨江创意产业园,成了上海“一江一河”工业带改造最早的探索尝试之一。

“包括滨水空间改造在内,沪台两地设计师有太多领域可以实现合作交流。”邹勋举例,上海金茂大厦是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建筑的经典案例,而台北著名地标101大厦同样也是借鉴了中国传统楼阁式木塔的斗拱元素,可谓殊途同归。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挖掘优秀基因,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成为承载文化的新载体,更好服务本地市民,上海与台北都给出了自己的答卷,并将在未来继续取长补短、交流互鉴。本报记者 李一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