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售(取)票机方便又快捷
对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旅客的爱心服务不断提升
第1站
上海虹桥站
售票值班员吴殿君:
以前最高峰时要开80多个售票窗口,现在最旺季顶多开40多个窗口,而且所有的窗口都是‘一窗通办’。
工作日早上9时多,记者从地铁2号线出闸机算起,走到上海虹桥站的出发层,排队,刷身份证、刷脸,完成实名制验证,再经过安检,进入候车大厅——这一过程,仅花了七八分钟。也许,这就是虹桥枢纽各种交通方便快捷换乘的一个切面。
眼前的虹桥站候车大厅,即便是淡季,也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犹记得2010年虹桥站开站时,始发列车加上途经列车一共才49对;今年第四季度新运行图实施后,虹桥站日常开行列车339.5对、周末348.5对、高峰368.5对,“平摊”到虹桥站单日约18个小时的运营时间里,不到2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列车进出站。车次如此密集,旅客聚集和疏散的规模和速度可想而知。
在虹桥站已工作19年的客运值班员刘岱维告诉记者,2023年虹桥站到发旅客超过了1.5亿人次,今年10月1日发送旅客41.28万人次,创单日客发历史新高,“在华东地区,虹桥站面积不是最大的,但旅客发送量却是最高的。”
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接入的新线逐年增加,比如今年12月底沪苏湖高铁也要正式开通运营了,列车开行对数也越来越多,这当然是客流量节节攀升的主要原因,但要做到“忙而不乱”,近年来虹桥站各种设施的“数字化”,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比如,虹桥站作为一个枢纽车站,中转旅客非常多,以往这些旅客在虹桥站下了某趟高铁,要换乘另一趟从虹桥站出发的高铁,须先出站,再经安检进站,一个圈子绕下来,费时费力;现在,虹桥站候车大厅所有检票口都设置了反向闸机,中转旅客从站台或走楼梯,或乘电梯,都可以上到出发层,刷身份证,反向闸机就能识别出其后续行程,就会放行,让旅客直接进入候车大厅,“效率提高的不是一点点”。
“数字化”在售票值班员吴殿君的眼里,很直观的一个变化就是电子客票和电子发票的全面实施,“以前最高峰时,虹桥站要开80多个售票窗口,现在最旺季的时候,顶多也只需要开40多个窗口,而且现在所有的窗口都是‘一窗通办’,购、退、改车票,还有重点旅客服务、12306业务办理等,全部可以在一个窗口办完,旅客不仅可以少排队或不排队,还不用像以前那样跑不同的窗口办不同的事情了。”
窗口少了,也让车站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为旅客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吴殿君说,现在还是有很多老年旅客和“脱网”旅客是需要帮助的,“‘脱网’并不只是那些没有智能手机的旅客,有些旅客会用微信、刷短视频,但涉及用手机改签车票、候补购票等具体事情,他们还是不会,就需要手把手地教。”
刘岱维讲了一个小故事,也充分说明铁路对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旅客的爱心服务在不断提升质量。就在不久前的一个早上,年过七旬的王阿姨要坐8时10分的G1952次列车去阜阳西站,她儿子预约了重点旅客服务,但当天早上7时30分、7时37分,客运员朱艺雯连打两个电话,王阿姨的儿子说堵车还没到车站停车库,朱艺雯当即决定,让家属开车到车站出发层,她去进站口等,“因为停车库比较远,要推着轮椅赶时间,肯定来不及了,朱艺雯接到王阿姨,就让家属开车离开了,而她一路护送王阿姨上车,等一切安顿好,朱艺雯走下列车,车门也刚好要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