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予同
扫二维码看视频
444米长的桃江路东起汾阳路,西至乌鲁木齐南路。从普希金纪念碑开始,踏上这条原名靖江路的小路,在花园住宅中漫步,感受梧桐区的优雅、静谧。20世纪60年代,经学史家、教育家周予同就住在桃江路21号。
周予同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担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辞海》副主编等职,著有《孔子》《朱熹》《群经概论》《中国现代教育史》《中国学校制度》等。
为“朴社”命名
周予同18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曾作为高师代表参加“火烧赵家楼”的壮举。1920年毕业之后,他来到上海,进入商务印书馆主编《教育杂志》,和温州同乡郑振铎成了同事。当时,周予同、郑振铎和其他四位同事同住在闸北永兴路的一处小巷内,时常相伴探讨学术。
1923年,郑振铎向商务印书馆的几位同事提议集资办一个出版社,商定每人每月从工资中提出10块钱储存到银行生息,集款到一定的数目时,便可以出书。当时,顾颉刚、郑振铎、叶圣陶、周予同、沈雁冰、胡愈之等20人应邀参与。根据《顾颉刚年谱》记录,社名就是周予同起的——“他听过钱玄同的课,又醉心于清代的‘朴学’,故名‘朴社’。”
朴社推出过许多力作,其中顾颉刚的《古史辨》一年内曾经再版十次。朴社后来还出版了俞平伯主持编纂的《霜枫小丛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范文澜的《群经概论》、郭绍虞的《文品汇钞》等一系列优秀的学术著作。
周予同与郑振铎一生相交,情同手足。郑振铎的儿子郑尔康曾回忆两人的交往:“在我的印象中,复旦大学名教授周予同风度翩翩,有江南才子之称,与父亲关系密切……他时常来我家,他们说的都是温州话,记忆中他们说的‘猴’与‘狗’的发音好像是一样的。他们喜欢吃温州的杨梅酒……”
研究经学史
周予同是中国经学史这门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早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出版了《经今古文学》《经学历史注释》《群经概论》。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周予同撰写了《经今古文学》《群经概论》《孔子》《朱熹》《经学史与经学的派别》《纬书与经今古文学》等大量著作。后来,他的许多文章刊载在开明书店的《中学生》杂志上,其中《关于甲骨学》一文也使“甲骨学”的名称首次出现在甲骨学术界。在《周予同自传》中,他谈及研究经学史时曾写道:“我是命定的不得已去研究国故学的人。我研究中国的经学与史学,主观上是要从思想上文化上清算长期的封建社会,绝不是恋旧、怀古,也绝对不想赶时髦。”
上海的孤岛时期,周予同出任暨南大学教务长,将全部精力都投入教学的维护。抗战胜利后,周予同到复旦大学任教,1959年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开设全国大学中唯一的“中国经学史”课程。
20世纪60年代,周予同在复旦授课的同时还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当时所长李亚农长期患病在家,周予同实际上承担了许多所长行政之责,甚至“所里买一件小东西都要他批准”。1962年李亚农去世之后,周予同长期主持工作。这一时期,他住在靖江路(今桃江路)21号。
文 沈琦华 图 金晶
周边漫步
宝庆路20号
宝庆路20号3号楼、4号楼,建于1925年,花园建筑。3号楼为简化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坡屋顶,硬山墙面,建筑两层局部三层,南立面左右对称。外立面以红色清水砖墙为主,立面装饰元素丰富。二层中间三跨走廊,有几何形铸铁栏杆。室内楼梯栏杆和柱身有铸铁几何图案。图案化的彩色玻璃和满天星马赛克地坪也是建筑的特色。4号楼为文艺复兴特征,折衷主义风格,使用简化的古典柱式,建筑外墙面上部饰有圈形和蝴蝶花饰,三层两侧有宝瓶状栏杆,门窗洞口上都有几何化的装饰。
太原路160号
太原路160号,太原别墅,又称马歇尔公馆,建于1928年,由一幢主楼和四幢副楼组成,周围是花园,法国晚期文艺复兴风格花园住宅。太原别墅的建筑有孟莎式屋顶和巴洛克风格、拿破仑头盔式的老虎天窗。但它的北立面则是一个具有早期法国文艺复兴特点的城堡式尖锥屋顶。建筑室内装修并不是纯粹的法国式,具有折衷主义特点,局部装修如玻璃门窗上的铁花装饰,楼梯栏杆等带有20世纪初欧洲“新艺术”派的特征。入内落地长窗的两侧夹墙中有欧洲古典风格的壁炉,烟囱伸出屋面。在南面廊柱两侧有一对镇守的石狮子,为这幢异域风情浓郁的建筑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并具有几丝庄严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