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6000多岁的“上海第一村”焕新生 青浦赵巷镇全域乡村振兴,吸粉又吸金!
第5版:专题 2024-12-20

6000多岁的“上海第一村”焕新生 青浦赵巷镇全域乡村振兴,吸粉又吸金!

上海的历史有多久?沿着三十里水路看六千年文化,答案就藏在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作为“上海之源”,崧泽古文化遗址是上海唯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这里先后发现了上海“第一人”“第一房”“第一村”“第一稻”“第一井”。眼下,作为第六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的项目“崧泽映巷”揭开神秘的面纱,6000多岁的“上海第一村”重焕新生。

实地寻访赵巷,惊讶地发现,“爆改”乡村的成功案例不止一个。

培养出一个“优等生”实属不易,做到“全家都出圈,个个都精彩”足以见智慧。赵巷镇共有4个规划保留村,通过推进全域乡村振兴,水韵和睦、悦活方夏、人文崧泽、智慧中步,各具特色、各美其美。透过它们的成名之路,可以看到“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如何突破自身局限,开辟出一条从薄弱到强劲的发展道路,同时也看到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如何进行创新实践。

重焕新生!上海第一村

“好漂亮,咱们村是不是要火啦?”最近,崧泽村的村民们有了新期盼,没事就到崧泽映巷附近走走转转,看着布景工人忙进忙出、投资考察客络绎不绝。遇见崧泽村村干部,便上前打听。

崧泽村位于赵巷镇西部,沪青平公路、沪渝高速横穿全境,市级河道油墩港、淀浦河在村内十字交汇。作为“上海之源古文化走廊”的起点,崧泽村是联系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青浦新城的纽带,是“G50长三角数字干线”的重要节点,拥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半年里,村里发生的变化太大,造型别致的建筑拔地而起,新开的一家咖啡厅也吸引许多村民前来品尝,102栋自建房外面张贴着“商家即将入住,敬请期待”的标语。石子路、大草坪,小桥流水、一步一景。崧泽村内打造了乡村公园,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了“第壹”小菜园、“丰泽园”小果园等景观建设,再现了崧村晓市、遥山列翠、绿野农歌、三春团社、九秋筑圃、渔舟晚唱、林深见鹿、晨钟暮鼓“崧泽八景”,完成了中泽苑三期公共空间、崧泽净心岛生态景观和崧泽村村容村貌3处的公共空间建设,完成了238户农宅的宅前屋后综合治理提升,扩大了村民的活动打卡半径,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高。

崧泽支一路、崧泽支二路、中泽路及周边道路完成了风貌提升,道路周边杆也线进行了整理,充分植入崧泽文化元素。“崧泽映巷”区域内部主要道路完成建设,并进行了雨污水管道及管线综合整治。完成1处“崧泽映巷”区域林下空间复合利用,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设环卫设施5处,完成崧泽村幸福社区创建和崧泽村社区服务中心的修缮。建设数字化智能化项目,“幸福云”平台融合赋能,一村一品特色场景实现应用,实现“大数据”之间的互通。

村庄颜值变高了,村民日子更好了。崧泽社区服务中心改造后功能多元化,村民张阿姨与邻居老姐妹常到这里一边浴蒸,一边聊家常。闲下来,她会沿河漫步、客堂间里体验非遗剪纸、做做手工汤圆。“崧韵小苑”成为大家聊天谈心、议事协商、享受文化生活的“幸福家园”。

崧泽村深化“古韵崧泽”党建品牌建设,紧密围绕红色党建、金色产业、绿色生态、蓝色治理、橙色服务和古色文化的“六色”乡村振兴建设为发展目标,形成了“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创新形式与做法,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崧泽特色的“发展之路”。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动员党员志愿者、村民小组长等组建“助力崧泽”志愿服务队,依托“巷心·客堂间”、睦邻点等建设,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激发广大村民参与村庄长效管理的热情,凝聚村民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最大共识。

崧泽村立足村庄全域发展规划,推动历史资源活化利用,积极打造“崧泽映巷”乡村振兴项目,村内完成58户农户宅基地流转并集中居住,房屋结构完整的,保留作为村集体资产,以此入股崧泽映巷项目,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腾出空间。围绕“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主题,将“现代农耕”“文旅商业”“创艺企业孵化园区”三产融合,建设集“文化+佛禅+双创+旅游+社区”于一体的五维小镇,成为长三角数字干线的重点文旅项目,为游客们打造最佳文化体验目的地,展现赵巷以“文化IP”带动发展的显著成效,打造新时代的“上海第一村”。

崧泽村修建林下停车场,对农宅墙体进行整修,对崧泽支路、崧伍路等破损路段进行维修,完成道路提档升级,并按照三类公厕标准改造提升公厕,新增基础设施,改造社区服务中心,乡村公服能力实现有效提升。

深入打造“崧泽”IP,崧泽村结合乡村振兴建设打造崧泽乡村公园和休闲林地,以多业态复合导流和带动村民就业创收,同时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巡河、巡林、巡路、巡田,不断优化人居环境,积极推进“最美岸线”打造。做优文体设施修建,在村庄周边、公共场所及房前屋后增设乡村小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便民活动,切实增强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因村施策,吸粉又吸金

促乡村新发展,挖在地文化,造乡村“留量”IP,撬动乡村致富支点……这是赵巷镇总结出的乡村运营经验。崧泽文化六千年的底蕴是一张王牌。今年1月,崧泽村与互集文旅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形成村企合作共富模式,打造“崧泽映巷”。

“上海第一稻”发现于崧泽遗址,崧泽村沿着“崧伍路稻田风光廊道”,依托G50南侧稻田空间,设置了崧泽古稻田公园、稻田驿馆、稻研学基地、田园服务点等。通过“上海第一稻”教育体验基地、稻香亲子游基地、泛舟观稻水上游线、稻田景观摄影基地和稻田演绎舞台,积极开展农园农事体验、农业研学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消费体验。

赵巷镇因村施策,创新推进乡村振兴新模式,有的利用风景资源,有的依托特色产业,有的挖掘村庄文化。以政府为主导,招引市场化主体进驻乡村,与村集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用市场化的整合手段对乡村存量资源和资产进行系统化、多维度的运营,达到了发展乡村旅游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

以和睦水街的“爆火”为例。这几年,和睦村用好用足区位优势,深度挖掘特色乡村资源,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农旅、民宿等产业发展,成功激活乡村流量经济,过去默默无闻的小村落一跃成为网红村。

“通过深挖崧泽文化的经济价值,提升乡村生态价值,展示乡村文化和社会价值,将崧泽村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体验崧泽文化和佛禅文化的最佳目的地。”负责乡村运营的互集文旅集团副总王奇介绍,依托历史遗留集镇老街,以崧泽文化IP为基础,打造乡村文化创意街区,点亮“创艺之心”。利用滨水空间资源,增添文化休闲广场、滨水健身步道、植物观赏园等空间功能,打造崧泽艺术小岛,引入精品民宿、餐饮商铺、创意书店、艺术展厅等业态,做强做精乡村农旅。

各美其美,全域乡村振兴

“自2021年起,赵巷镇确定了实施‘全域乡村振兴’战略。”在赵巷镇党委书记徐珏看来,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比拼的是内力、讲究的是体系。从产业导入、发展壮大到规范管理、收益共享,要因地制宜形成适合自身的一整套操作导则。

《赵巷镇农民宅基房流转指导意见》和《赵巷镇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引入评价实施方案》出台后,从源头规范、过程监管、绩效评价、优化服务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大优质产业导入后的跟踪服务,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赵巷的农村区域,周边有市西软件信息园、长三角绿洲智谷等产业园区和百联青浦奥特莱斯、山姆超市等商业体,客流量较大、消费群体众多。因而部分村民依托房屋租赁,能取得较为可观的房租收益。乡村振兴和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管理成本持续上升,倒逼我们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亟需寻找新的路径与方法”徐珏认为,如果说乡村振兴是通过战略引导、政策扶持及资源倾斜为村集体经济“输血”,那么村集体自身就更应该立足村情、发挥优势、利用资源,加强自我“造血”和“活血”,确保乡村可持续发展。

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招引产业项目时,将目光聚焦在新型合作模式上。比如,方夏村与镜泊秦汉方夏时尚中心,采取“租金+税金+股金”的合作模式,将集体房屋租赁给企业用于日常经营,企业正常支付房屋租金外,还需完成约定的税收指标以及给予村集体一定比例的股份。

赵巷镇承载了进博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新城建设等多个重大战略,集聚了长三角绿洲智谷、网易上海国际文创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奥特莱斯、山姆会员店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如今,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赵巷镇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画卷,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