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居民在旧改基地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掌声一片!今晨,黄浦区打浦路339弄4—5号、6—7号以及打浦路303弄27—28号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二轮签约以100%高比例生效。
一大早,瞿溪路1111弄28号五里桥街道瞿中居委会,居民区党总支计玉芳戴着红围巾站在门口,笑盈盈迎接居民代表。居民们来了,互问新年好,乐呵呵的,因为,大家刚刚创造了一个旧改新纪录。
339弄、303弄项目,不寻常。这是2010年世博会后五里桥街道辖区的首个旧改项目,也是黄浦区第一个多产权类型混合、成套房屋与不成套房屋交织、居住用房和非居住用房叠加的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
速度,是居民区引以为豪的新纪录,从启动到完成二轮征询,仅5个月。速度快,一是居民改造意愿强烈,二是党建引领有力、专业服务到位。
打浦路339、303弄房屋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包含三幢“小梁薄板”房屋及部分沿街商铺,涉及居民235户,单位3户,共计238户。房屋老旧环境差,居民改造意愿强烈。2024年7月,黄浦区房管局牵头启动了“打浦路339弄、303弄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拟原址改建实施改造。改造后,原居住面积不减少,通过局部加层扩建结合地块间调整安置为每户居民配备独用的厨卫设施,实现套内成套。同时,加装电梯、增设地下非机动车库。
“一轮征询后,三个月里都在精雕细琢‘一户一方案’。”82岁的居民陈望亮笑着说。
三年后,等改造项目完成,居民们将看到不一样的居住环境——周边小区修缮、“美丽家园”建设齐发力,打造功能完备、环境优美、风貌鲜明的精品小区,实现房屋“内外兼修”、小区功能提升、区域整体焕新。旧改,就是要聚民心、汇民智、解民忧。五里桥街道、永业集团采取“驻点包片”,成立工作小组,就居民关心的政策口径、方案调整、利益诉求、矛盾纠纷等问题提供“个性化”服务,联得上人、进得了门、坐得下谈,在政策范围内为居民争取利益最大化。其中,三会制度、街区党建共治联盟、“零距离家园”理事会,整合资源,为后续方案实施提供坚实支撑。
今天,打浦路345号旧改基地公示栏里,一个鲜红的数字赫然在目:100%!数字里,跳动着速度、决心和信心——签约率100%,新年也要过成100分,让居民们笑得更多、心里更暖。
“接下来的大量工作还会遇到不少困难,大家一起努力,所愿皆能成,加油!”计玉芳又笑了。
本报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