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荷芬夺得首届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赛冠军 受访者 供图
陈荷芬夺得首届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赛冠军 受访者 供图
陈书梵和李木希乐小荷才露尖尖角 受访者 供图
扫码看视频
从柜子里拿出沉甸甸的奖杯,陈荷芬的思绪回到了20年前。作为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的首届冠军,这座奖杯对她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儿子沈亨毅,秉持了父母“快乐乒乓”的理念,成为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忠实拥趸。
今天,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迎来20周年,陈荷芬和沈亨毅受邀参加开幕式,接过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虹口体育馆的快乐乒乓氛围,正蔓延开来。
他们和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结缘20年的故事,亦代表上海群众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轰轰烈烈20年。沪上乒乓球爱好者齐聚一堂,乒乒乓乓喜迎蛇年新春,也祝愿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明天更美好。
乒乓之家的20年情缘
20年前,在世乒赛倒计时100天之际,1029名乒乓球爱好者,齐聚威海路755号文新大厦(现上海报业大厦),围观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开球,见证并参与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的诞生。
退役多年的上海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陈荷芬,站上了女子A组冠军领奖台,台下,曾在邮电系统打球的丈夫是场外教练,儿子沈亨毅则是最给力的啦啦队队员。从那时起,这个乒乓之家,就与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结下了20年的情谊。
“尽管拿过很多专业赛事的冠军,但妈妈很看重新民晚报红双喜杯,因为这是上海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群众乒乓球赛事。”沈亨毅说。自2007年开始,上海市乒乓球协会、新民晚报社和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将比赛打造成一项上海乒乓传统赛事。后来沈亨毅“继承衣钵”,和母亲在2016年携手参加家庭双打组比赛,尽管母子没能一起站上领奖台,但沈亨毅对“乒乓春晚”意犹未尽。自2015年开始,沈亨毅和同事组团连续参加7届,获得1次冠军、两次亚军。
今年,队伍的目标是保八争四,沈亨毅说,一看秩序册,全都是沪上业余乒乓圈的熟面孔,“每年比赛都是高手如云,想要突出重围并不容易。”但输赢并不是最重要的,对沈亨毅来说,新民晚报红双喜杯就是一场乒乓“年夜饭”,每年一定要参加。
北大学子的独特记忆
为了重温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快乐,北京大学研究生张誉文趁寒假重返母校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和师兄们加紧练习。
2005年首届杯赛,世界冠军曹燕华便是到场庆贺的嘉宾之一,此后,曹乒校每年都组织好几支队伍参赛,是这项赛事不可小觑的学生军。从七八岁的娃娃,到十五六岁的高中生,每一个参赛的孩子都从输到赢,经历了体育竞技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张誉文就是其中一员,“我都已经记不清参加过几届了。”她笑言,总之,自从进入曹乒校之后,几乎年年参赛。当然,冠军不是那么好拿的,尽管这是业余赛事,但民间卧虎藏龙、高手如云。
领悟了快乐乒乓的真谛,张誉文将打球和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成了曹乒校历史上第一位考入北大的队员。本科毕业后,张誉文时不时参加一些民间赛事,但总感觉缺少了年夜饭的味道。
此次重返新民晚报红双喜杯,张誉文感慨,“乒乓春晚”名不虚传,从上海队、曹乒校、中乒院、华理再到国家队,这真是沪上乃至全国乒乓人的大聚会。而丙组和乙组里,也有很多曾经跟她交手过的老面孔,代表着上海滩高水准的民间力量。
孩子梦开始的地方
因为丙级组太火爆,没能抢到名额,沪乒小孩哥姐队的第一次参赛,便站上了乙级组的赛场,和他们隔网相对的,是高好几个头的成年人。但孩子们毫不怯场,在气势上不服输,哪怕赢1分、赢1局,就是胜利。
因为追随乒乓梦而来到上海扎根的孩子,在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舞台上,深深融入上海乒乓浓浓的氛围。
从成都来到上海曹乒校求学时,陈书梵年仅6岁,1年后,他便入选了国少集训队。云南姐妹李木希乐和李木以沫后来也来到上海,很快和陈书梵成了形影不离的队友和好友。以许昕、赵子豪为榜样,陈书梵和李木希乐去年成为上海市2015年龄段的单打冠军,并和队友捧起团体冠军奖杯。
对于新民晚报红双喜杯,孩子们关注已久。眼看时机成熟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他们,决定来全市最大的群众乒乓球赛事小试牛刀。混双组合陈书梵/李木希乐已经在业余乒乓圈有了些名气,原来,他们去年参加了一场业余赛事,打赢了好几对成年人。
想赢,不想输的陈书梵,从小没少哭过鼻子。即便跟大人打,输了也会哭。可是擦干眼泪,他跟妈妈说:“我还想跟大人比比。”陈妈妈陈丽说:“我希望梵梵和他的好朋友在这里历练、成长。”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