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显示,春节假日前四天,本市累计接待游客数量高达943.5万人次,同比增长7.61%。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申城作为旅游热门目的地的强大吸引力,更见证了人们在春节期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休闲活动的积极参与。
蛇年新春,全市各区以及各类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纷纷发力,以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活动陪伴市民游客共度佳节。围绕蛇年生肖主题,众多别出心裁的活动相继登场。市群众艺术馆推出了“巳巳如意过大年”春节系列活动,将传统民俗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节日体验。浦东图书馆举办的“灵蛇瑞气迎新年——说习俗、写福字、送春联”活动,让人们在书写福字和春联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递新春的美好祝福。静安区的“福里福气——迎新春送福字”主题活动,让市民们在领取福字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节日温暖。
“充电”成为过年的新风尚。全市公共图书馆、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在春节期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出了各类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让浓厚的书香弥漫在申城的每一个角落。上海图书馆东馆举办的“邂逅·不只是书”主题文献展、原创绘本少儿插画征集作品展,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全市157个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更是在春节期间开展了192场各类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进一步营造了欢庆佳节、传承文化的浓厚氛围,让孩子们在书香中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春节。
赏文艺过大年,让这个春节充满了欢声笑语。市区两级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组织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线上线下结合的“文艺小分队”,深入各街镇、居村,为市民们送上了家门口的新春文艺演出。徐汇区推出的大地情深·上海“红色文艺轻骑兵”元旦新春走基层系列活动,将红色文化与新春祝福送到市民身边。青浦区的2025年青浦区“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主题活动,以及奉贤区举办的“村暖花开 放飞梦想”主题村晚,展现了当地的文化风情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浦东、普陀、虹口等区也在多个基层点位举办了主题文艺演出,让文艺之花在申城的每一个角落绽放。
春节期间,本市的“荧屏”同样年味十足。除已精彩亮相的《2025东方卫视春晚》《2025年上海市各界人士春节团拜会》《2025年中国网络视听盛典》以外,还将陆续推出《欢剧喜乐会》、纪录片《布达拉宫》、《中国梦 新征程》展播、《丝路同欣 万里共行—2025丝路春晚》等重磅制作,让蛇年春节好戏连台、看点不断。
这个蛇年春节,申城以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为市民游客们打造了一个欢乐、祥和、充满文化气息的节日氛围。无论是在文化场馆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是在荧屏前享受视听盛宴,都让人们在这个春节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