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期间,网络微短剧成了不少人长假消遣的新选择,相比以前动不动几十集甚至上百集的微短剧,今年热播的《公主复仇计划》等作品让人眼前一亮:集数变少了,节奏更快了,演员的演技也更好了。这种“瘦身”又“增肌”的变化,让短剧变得好看起来。
回溯网络微短剧发展历程,早期很多作品受传统长剧模式影响,集数多,节奏慢。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大家更愿意利用碎片时间追剧,短剧也开始“瘦身”。如今,很多网络微短剧将集数控制在60集甚至40集以内。集数少了,意味着创作者要在有限篇幅内讲好故事,对剧情紧凑度和演员演技提出更高要求。
以竖屏网络微短剧《二十九》为例,它讲述了一位29岁职场女性在面临生活与事业双重困境时的挣扎与成长。全剧每集仅1至2分钟,集数精简,但却把女主从迷茫、不甘到奋起反击的复杂情绪演绎得到位。在一场职场谈判失败的戏中,演员通过细微的肢体动作,如微微颤抖的双手、不自觉攥紧的衣角,以及充满不甘又坚定的眼神,将角色从失落、沮丧到下定决心改变的心理变化层层递进,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女主在职场困境中的艰难与坚韧。
不仅是网络微短剧集数在瘦身,就连横屏的网络短剧也在蜕变,不断提升演技和剧情的吸引力。比如短剧《虚颜》(见左图)讲述了相国府大小姐沈沁与拥有绝世容颜的十七互换面容后,所经历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故事。每集1至2分钟,短小精悍,却在有限时长内将人物情感的细腻之处展现出来。在女主十七以沈沁身份与男主相处,逐渐产生真感情的情节里,演员通过眼神流转,从起初的小心翼翼、心怀戒备,到后来的情难自抑、温柔眷恋,将人物情感的转变演绎得自然流畅,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情感波澜。
短剧能在集数减少的同时提升演技,背后有几个原因。一方面,集数少了,剧情更紧凑,演员可以更专注地演绎核心情节,避免了因剧情拖沓导致的表演疲劳。另一方面,短剧市场竞争激烈,制作方和演员都明白,只有靠好演技和好内容,才能吸引观众。
如今,网络微短剧正朝着“短而精”的方向发展。对创作者来说,这要求他们不断创新,探索新的叙事方式和题材,让短剧不仅仅是娱乐,还能引发观众的思考。对观众来说,这种变化更符合现代生活的节奏,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看到更精彩的内容。
无论是长剧还是短剧,只有不断创新、提升演技和制作水平,才能赢得观众的喜爱。 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