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视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双峰林场”,但“雪乡”,一定听说过。这里冬季漫长,降雪量大,存雪厚,雪质好,积雪随物赋形,千姿百态,造就了宛若童话的世界。
30多年前,雪乡还只是林海雪原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落,是一群摄影人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美丽山村,1986年,王福春携摄影作品《雪乡》参加上海第一届国际影展,从此,雪乡走向全国、走向了世界。
曾经双峰林场职工的生活是这样的:天还没亮,他们就带着斧头和锯子,进入密林深处伐木,制成的木材,运往全国各地。这是1.0版本的雪乡。
后来为了响应保护森林的号召,双峰林场停止伐木,开始搞旅游。一些老职工根本不相信,“大雪壳子谁来看呢?”起初,旅游业的发展并不顺利,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有限。但林场职工没有放弃,他们开设民宿、提供农家菜,展示东北民俗文化。这是2.0版本的雪乡。
如今,雪乡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冬季旅游胜地。走进3.0版本的雪乡,一段东北民俗秧歌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广州的南狮、云南的花灯戏、唢呐和古筝弹奏等非遗文化轮番上演,雪乡每天都是欢天喜地的景象(见上图 特派记者 陶邢莹 摄)。
民宿里,贴着春联、挂着灯笼,保留了苞米楼子、鸡鸭舍、热炕头、灶台,游客能真切体验到林区人的日常生活。全国乙级旅游民宿“林子草堂”老板李彦林告诉我,每年雪乡景区营业期间,20多间房间几乎都被订满。
走在雪源大街上,各种热气腾腾的美食吸引游客品尝,文创商店里五花八门的纪念品制作精良,让人爱不释手。为了服务好游客,景区在12个点位供应免费红糖姜茶,开园至今已经送出近15万斤。
雪乡的景、雪乡的人、雪乡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一句话——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