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娜
曾经记得,老式电视机发出轻微的嗡鸣,荧屏上跳动着五彩斑斓的画面。那是属于上世纪80年代的黄金时刻,一部部中国动画片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那时,动画片宛如闪烁的星辰,照亮了童年那片纯真的天空。每当回忆起那些令我痴迷的画面,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幻想与欢乐的时光。
西域奇童劈山救母,七个葫芦娃各具神通,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七十二变让人惊叹不已。《九色鹿》《山水情》等动画片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成为几代中国人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构建起了初代动画情怀。动画片,有人把它视为给小孩子看的片子,但微言大义,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娱乐的载体,更如同镜子一般,映射出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以及观众的审美诉求。
当然,要论起动画片的地位,《天书奇谭》以奇幻的故事、精美的画面和深刻的寓意,成为我心中永恒的最爱。可以说,《天书奇谭》是上美厂的一座艺术高峰。
故事围绕着一本神奇的天书展开,袁公为了造福人间,盗取天书下凡,将其刻在云梦山的石壁上。蛋生学会了天书上的法术,与狐妖们斗智斗勇。狐妖们为了得到天书,施展各种诡计。蛋生则在袁公的指引下,凭借着自己的善良和勇敢,一次次识破狐妖的阴谋。整个故事既有紧张刺激的正邪对抗,又不乏幽默诙谐的情节。蛋生戏弄狐妖的片段,贪官被捉弄的环节,都让人忍俊不禁。影片在美术设计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京剧脸谱等艺术形式,无论是神仙、妖怪,还是凡人的形象塑造都极具个性特征。穿插全片的东方式传统美学,让我在神话与现实交织的世界里,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度。
如今,国产动画产业蓬勃发展,各种新技术、新题材层出不穷。但《天书奇谭》在我心中的地位从未动摇。它承载着我童年的美好回忆。
前几年,《天书奇谭》4K修复版在电影院再次播出,我带女儿一起观看。作为动画片来说,它和小孩子的沟通是毫无障碍的。看到好笑的场景,女儿会呵呵笑出声;遇到紧张的情节,女儿也会紧紧抓住我的手。直至袁公因触犯天条被抓,女儿眼睛会泛红表示难过。袁公为了让人间百姓受益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情节传达出来,比枯燥的说教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理解,也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
最近走进电影院,带着女儿去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等新的国产动画片,绚丽斑斓的视觉特效吸引眼球,情节激动处我依然会心潮澎湃。神话传说虽然有了新的价值演绎,但骨子里的中国精神从未改变。不同时代的动画片承载着所属时代的文化烙印,一代人有一代人心目中的国漫顶流。光影交错间,我们读懂了爱和永恒,感受到了家国情怀,这些美好的品质,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而这也正是我们所喜爱的中国动画片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