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黄阿姨至普陀区某银行欲进行大额转账。当银行工作人员询问其转账用途时,却发现黄阿姨支支吾吾,声称是用来帮朋友支付邮递美元的运费。
经验丰富的银行工作人员立即警觉起来,想到此类情况高度符合电信网络诈骗的特征,遂报警。接报后,普陀公安分局甘泉路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往现场。
“阿姨,这件事情疑点很多,咱们先把转账业务停一下,到旁边坐一会,我和您慢慢讲。”经了解,黄阿姨与所谓的“外国友人”是在网上结识的。近日,对方称想在上海买房,已经将购房用的美金邮递至沪,因运费需要用人民币支付,故请求黄阿姨先转账一万元至某“运输公司”银行账户,并许诺事后会当面给予6万美元作为报酬。见有利可图,黄阿姨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阿姨,外汇交易的数量和汇率都是国家进行管理的,外币现金是不能通过快递的方式入境的!”民警分析道,“国外的运输公司怎么会让您转账到国内的账户呢?”
经过民警的细致分析和详细讲解,黄阿姨终于醒悟过来,察觉到自己确实差点上当受骗。最终,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见证下,黄阿姨删除了骗子的所有联系方式,并表示自己以后不会再轻信他人的谎话,牢牢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本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