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露浓花开(纸上水彩) 心中的春天 清明炊烟 别样的婚礼 落花归途依然美
第16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5-03-24

清明炊烟

□ 袁山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清明时节,井冈山的梯田刚喝饱桃花水,雾气就顺着山沟往人家钻,山雾和炊烟在竹林子里头碰头,闹腾得半山腰那些土房,檐角的铃铛“叮铃当啷”直晃悠。这炊烟也娇,非要沾点红杜鹃的色儿,把青砖黛瓦的村子衬得跟飘在粉云里的船似的。

天还蒙蒙亮,斗笠们就踩着露水下田了,“哞哞哞”,老牛“鼻穿”上的铃铛一摇,犁头翻起的泥浪“哗啦啦”响,惊得紫云英丛里的鹧鸪扑棱棱乱飞。东边张家的灶膛刚冒青烟,西头李家的柴火就“噼里啪啦”烧旺了。“阿妹快揭笼盖!”灶房里的媳妇们咋呼着,竹蒸笼一开,艾草香混着白烟直往人鼻子里钻。晒谷场上几个碎花布衫的嫂子挎着竹篮,里头码着的艾米果,还沾着露水珠儿呢。

黄洋界碑下的红杜鹃开得火烧火燎,专挑最红的,把村庄照亮。祠堂门前“咚咚咚”打糍粑的声响,震得松针簌簌往下掉。光膀子的男子们汗珠子“吧嗒吧嗒”往下掉,“加把劲!晌午还要给烈士墓供上呢!”谁家腊肉炒春笋的香味飘过来,馋得油菜花田里的蜜蜂都乱了阵脚。穿红军装的小学生举着纸风车“呼啦啦”跑过,老赤卫队员往土灶里添柴火,火苗子蹿起来时,他眯着眼念叨:“当年啊……”

春雨说来就来,烈士陵园的石阶让雨水冲得锃亮。炊烟倒是不着急,慢悠悠裹着新茶香在破墙根转悠。“阿婆,汤里要搁八角不?”穿蓝布衫的老太太坐在门槛上择野芹菜,土瓦罐“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多放两片桂皮,当年红军伤员最爱这味儿。”

眼瞅着日头要落山,八角楼让晚霞染得跟红绸子似的,牛群驮着霞光回栏,蹄子印里都汪着胭脂色的炊烟,祠堂前头又热闹起来,后生们蹲在塘边刷犁头,腰巾往苦楝树杈上一挂:“妈!野菊花我搁灶台上了啊!”

炊烟中裹着艾草香,瓦罐里煨着枸杞芽,竹蒸笼腾起的热气与炊烟在暮色里交融。

最缠绵还是清明时节的黄昏,百十道炊烟从山坳里浮起,像大地呼出的一口春息,混着稻种发芽的私语,将整个村庄托进温柔的春夜。

我在远方,问炊烟,故乡是否无恙?炊烟说,故乡的后山,野茶又抽了新芽,炊烟依旧按时在黛瓦上作画,只是画里少了一个看烟的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