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静安花朝节  织就“最美”消费新场景 可逛可买可逗留,赏花经济“拉满格”
第3版:上海新闻 2025-03-26
上海四季花港近两百万株郁金香进入最佳观赏期

可逛可买可逗留,赏花经济“拉满格”

置身花海,感受春日气息 本报记者 陶磊 通讯员 姜辉辉 摄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春日,是郁金香绽放的季节。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上海四季花港(原“鲜花港郁金香公园”)内,约200万株、270个品类的郁金香已进入最佳观赏期,上周末吸引了近1.5万名游客打卡。

走到第22年的老牌花展,为何仍能在“遍地郁金香”的上海营造热度?记者获悉,今年园区全新打造了年轻人喜欢的“ins风”兰花展和热植园,首次推出星空露营地,引入音乐、美食和非遗市集,并拓展鲜花采摘品种。通过搭建消费新场景、创新赏花新模式、打造“全天候一站式”体验,使花展变得“可逛可买可逗留”,春日赏花消费活力值被“拉满”。

“赏花小径”

让游客走进花海

规模大、数量多、品种全,是一个合格花展的必备要素。正因远离市区,四季花港园区面积相较中心城区公园更大,因此每年郁金香的种植数量都很可观。

今年,园内200万株郁金香已翻涌成七彩海浪,珍稀品种更是夺人眼球——拥有如鹦鹉羽毛般饰边的“热情鹦鹉”、花色深紫甚至略呈黑色的“夜皇后”、重瓣类的“哥伦布”、绿萼类的“春绿”、饰边类的“天鹅翅膀”等,都成为取景框中的“宠儿”。一片片花田花带栽植于水岸边、森林中,与林中画廊、森林小屋等艺术装置组成了一幅幅绝美春景。

“今年郁金香的种植方式与往年不同。以前在一片花田里采用同色系种植,今年则是多色系、多层种植,不同色系轮番开花,营造出一波接一波的花海景观。同时,今年的花田中特地开辟了‘赏花小径’,游客可以走进去拍照。”园方介绍,今年花展刚开幕就迎来了很多游客,上周末共有近1.5万名游客来园。

“生态采摘园”

将春天带回家

除了“吸引人”,还要“留住人”。部分花展的“痛点”在于,赏花活动单一,缺少消费场景,互动体验更少。对此,今年四季花港通过打造“全天候、一站式”的花卉融合消费新场景来“破局”,希望让花展变得“可逛可买可逗留”。

将6000平方米的种植大棚开辟为“生态采摘园”,就是提升体验感的一大亮点。不同于一些“只能看不能买”的花展,采摘园内共有6种樱桃番茄、8种玫瑰切花和38种菊切花可供采摘或购买。抱一个花篓,拿一把剪刀,游客就能体验花朵“从枝头到手中”的乐趣,将“春日”带回家。

“自己采花太开心了,菊花5元一枝,玫瑰10元一枝,还可以领‘满50减20’优惠券。我们摘了10枝雏菊才花了30元,花都很新鲜。”一对情侣表示。另一名来春游的学生采完番茄后当场开吃:“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番茄!”

“露营”和“宠物友好”更是为花展增添了新玩法,满足市民带着“毛孩子”度过“躺平式周末”的需求。据悉,今年园区针对原有草坪进行了提升改造,调整树木位置,扩大草坪面积,首次推出13000平方米宠物友好的“星空露营地”。每到周末,园内还会举办“彩虹派对巡游”“蛋糕派对巡游”“草坪音乐节”等一系列表演活动,推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

往年花展中,游客曾反映餐饮等配套服务不足。为此,今年园区特地引入连锁零售超市,增设妙有点心铺、花园零食铺等,并增加了多台自助售货机。每周末,园区联动光明城市厨房推出美食市集、花园中心&咖啡、非遗市集等,将“赏花经济”延展到消费各个领域。

“出片场景”

丰富赏花体验

除了郁金香,今年园内还精心筹划了“兰花展”和“热植园”,通过打造年轻人喜爱的“出片场景”来丰富赏花体验,培养公众审美能力,激发“赏花经济”新活力。

记者在兰花馆看到,10个大品类、200多个小品类的兰花竞相争艳,其中不乏珍稀品种。素有“植物熊猫”之称的兜兰,蝴蝶兰中的“爱马仕”龙兰,花形如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跳舞兰、采用“活体染色技术”培育而成的马卡龙蝴蝶兰等同台竞技,漫步其中如同进入了“花花世界”。据悉,这些参展兰花由贵州、广州等多地国内知名兰园送展,观赏期至少能到5月底。

4000平方米的“热植园”则汇聚了全球七大特色植物群落、300多种热带植物,营造出热带雨林、沙漠绿洲、水生秘境、地中海花园等生境。记者注意到,其中最出片的“ins风”(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时尚风格,融合简约、清新、自然、文艺、小清新、田园等元素)热植美学区,在社交平台上已成为年轻人的打卡热门地。叶片如油画般斑斓的彩叶芋、自带几何美感的龟背竹“白锦”、丝绒质感的椒草锦秋海棠、身形飘逸的密叶猴耳环……风靡网络的热植“明星”在此集体亮相,组成了一幅“治愈系”画面。

“在网上,一株只有一片叶子的红棕黑丝绒花烛,曾挂出1.89万元的高价,小小的叶子价格堪比黄金,是园艺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赛道。”业内人士表示,“热植”盛行的背后,是当代年轻人愿为“情绪价值”买单的消费习惯,在传统花展中加入“热植”元素,为花展的推陈出新、融合转型打下基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