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7张OK卡被“悄悄”扣785元 出入口台阶现已新增防滑地贴 该去哪里维修保养车辆
第9版:帮侬忙 2025-03-28
一奔驰4S店解约关停!车主们没了方向

该去哪里维修保养车辆

门店“铁将军把门”

部分车主还剩余多次保养未做

车主收到的短信

店内已“人去楼空” 本版摄影 徐驰

多位车主向“新民帮侬忙”求助,上海宝利德4S店(松江店)与奔驰解约突然关停,不仅人去楼空,还无人接待响应,他们不知道后续该去哪里给爱车保养维修。

预约保养扑了个空

车主陈女士告诉本报记者,2021年6月,她在上海宝利德4S店(松江店)花费30万元左右,购置了一款奔驰C级2021车,同时还买了一份“宝利德集团芯享无忧套餐”,为爱车“保驾护航”。这份套餐包含汽车核心部件延保2年(2024年6月至2026年6月)、车体全损保障2年和轮胎质量保障等。

据陈女士说,奔驰官方保养种类分“A”“B”两大类。其中,A类包括机油、机油滤清器、全面车辆检查、基础车辆清洁服务;B类在此基础上多了一项空气滤清器保养服务。

今年3月18日,陈女士像往常一样,要预约一次机油保养,没想到“扑了个空”。她从车友处得知,宝利德松江店可能要暂停营业,已无法预约任何服务。她立即询问店内售后人员。对方明确表示,确实已无法使用店内的保养服务。“厂家的一些服务是‘全国通用’的,您要做保养的话,就只能到我们集团其他门店。我们很快会发短信通知。”

3月20日,陈女士收到了一条4S店方面发来的短信,其中提到:因业务调整,上海宝利德汽车有限公司的梅赛德斯—奔驰授权将于2025年3月24日终止,若尚未使用或兑换的奔驰原厂保养服务套餐,可通过任何一家授权门店继续使用。如在上海宝利德购买了仅限于宝利德集团兑付使用的售后产品,需联系宝利德集团。

门店歇业人去楼空

以陈女士为例,按照合同,目前她还剩余“3A2B”未使用,也就是3次A类服务和2次B类服务。听到这个消息,陈女士不禁懵圈。“我是直接跟宝利德签订的合同,现在他们唯一一家门店也关了,今后我要给车做保养维修,还要开车去外地?”

为进一步核实情况,记者与陈女士一起来到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北松公路6656号2幢的宝利德4S店,门店早已“铁将军把门”。门前围拢着的数十位车主,透过玻璃窗户向内张望,偌大的办公空间里空空荡荡,只剩沙发和展台孤零零地摆放在室内,现场难觅工作人员的身影。车主张先生讲,3月20日,他同样收到一条短信,“我被直接单方面告知,门店要关停了。”据他所言,他还剩“5A5B”共10次保养未使用。

交谈中,多位车主都提到,让他们感到“受伤”的,不只是经济方面的损失,更是宝利德方面有意无意不提前告知的行为。“至少,在门店关门之前,我们没有提前收到通知,实在是非常过分。”车主陆女士说,今年2月,她还刚去门店做过一次保养。“那时候,也没有任何人提起过这种事情。我也是收到短信后才知道的,真是措手不及……”

多位车主透露,自3月21日白天开始,他们就不断尝试去联系宝利德集团客服。“电话一直占线,只有非常少数的车主打进去了,给到的回答也是‘以短信为准’‘没有处理方案’。”

这些车主也建立了相关维权群,人数在560人左右。大家表示,奔驰品牌方告知他们自行联系宝利德方面。

客服热线难以接通

记者拨打上海宝利德汽车有限公司客服热线37026606,传来预制的应答语“尊敬的宝利德车主,您好,感谢您的支持。常规工作时间为工作日9点、12点、13点30分和17点30分。如需帮助,可以联系小程序或者App留言。”换句话说,只能在“限定时间”内,才能接通电话。记者“铆牢”时间拨打,客服热线一直处于占线状态。

记者进一步拨打4001818889奔驰汽车官方客服热线。电话语音留言依旧为“尊敬的宝利德车主,您好……”客服人员表示,3月24日起,奔驰将会终止和宝利德的合作。客服告知,距离上海市最近的宝利德4S店为浙江省嘉兴市的一家门店。

两种方案仍要收费

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宝利德相关负责人,对方回应,今年3月11日左右,宝利德方面被奔驰取消授权后,也曾与品牌方和其他奔驰4S店协商,提出能否让其他门店继续给车主提供维保服务。目前来说,针对广大奔驰车主,主要分两种情况:

一是对于奔驰官方赠送过维保权益的车主。宝利德方面已完全打开系统权限,车主可以前往上海任意一家奔驰授权4S店,去获取相应的服务。除去宝利德,上海目前还有16家奔驰授权4S店。

二是对于宝利德方面签订维保合同的车主。上海宝利德松江店将于3月31日彻底关闭,目前,确实只能前往距离上海最近的宝利德浙江省嘉兴市4S门店,来“消化”掉剩余的合同。

不过,多位车主告诉记者,这家门店并非免费维保,而是一次要收取600元左右的费用。记者拨通嘉兴宝利德有限公司的电话,工作人员回称:可以来做保养维修,但是要按照门店具体的价格来收费。

车主们希望,宝利德方面能拿出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切实保障广大车主的合法权益。“新民帮侬忙”将持续关注。

本报记者 徐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