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的政策3日起正式执行。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新一届政府一直把针对进口汽车的关税视作任期内“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项政策”,声称汽车关税将给美国带来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收入,弥补财政预算赤字,并提振美国汽车制造业。不少研究机构却质疑“增收”实效,认为美国车企和消费者可能成为“埋单者”。
汽车关税收入可能不及官方预期。摩根大通研究认为,即使按公告内容全面执行,最新汽车关税每年也只会带来820亿美元的名义收入。美国政府声称要保护和提振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也将因汽车关税蒙受巨大损失,“羊毛出在羊身上”。
美国汽车生产商通用和福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高度融合的产业链网络。这些海外产能都将成为征税对象。
车企无法单独消化关税成本,势必通过涨价方式让美国消费者分担政府“增收”的压力。业内人士认为,包括美国车企在内,主要汽车制造商平均利润率不到10%,无力承担25%进口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长期而言,“美国制造”产量即使增加,也是以牺牲更先进配置、更优成本、更高质量为代价。
新华社记者 徐超
(据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