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国泰海通重组更名上市 市总工会发布系列红色工运宣传文化项目 建设一流投行  服务国家战略 上海发布九项促精品消费新举措 发挥好重大开放平台辐射带动作用 真金白银支持  政策“免申即享”
第2版:要闻 2025-04-12

真金白银支持 政策“免申即享”

本市出台20条举措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本报讯(记者 叶薇)上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26万家,在全国首先突破万家大关。为进一步助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上海近期制定了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20条具体措施,建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数智化平台,支持企业“小升规、规转强、强转股、股上市”,目标到“十五五”末,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翻一番,达到2万家左右。

推行一系列奖励机制

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蒲亚鹏介绍说,上海专精特新企业“更年轻”,近一半的企业成立不满10年,七成以上创始人创业时不到40岁;“更新锐”,七成以上企业属于“3+6”产业领域,八成以上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具全球视野”,超过2000家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智能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基础软件等纷纷出海,成为拉动出口的“新引擎”。首批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到九成。

根据政策,推动“小升规”,指的是对首次升规入统的工业、软信业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并对规上工业、软信业企业根据增长情况给予最高40万元奖励;促进“规转强”,指的是推动“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发展,对连续两年产值(营收)增速20%以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支持;激励“强转股”,发挥国有基金引领作用,形成规模1000亿元的基金群,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直接投资力度;支持“股上市”,就是指加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完善改制上市培育库,加大潜力企业发掘力度,入库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对符合条件的技改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融资租赁补贴支持,其中特别重大项目给予核定项目投资10%、最高1亿元的支持。

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对企业购买数字化服务的,予以不超过合同金额30%的补贴;设立4000亿元“专精特新贷”,其中信用贷款总规模超2000亿元,予以企业最高30%的贴息支持;实施“专精特新专项担保计划”,力争担保规模突破200亿元,提升单户担保额度上限至3000万元等。

为企业出海提供便利

近日,关税战、贸易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当前形势下,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出海方面有哪些支持政策?市商务委总经济师罗志松介绍,出海发展已成为众多民营企业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拓展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战略选择。2024年上海民营企业进出口1.44万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一,拉动进出口增长3.2个百分点。上海民营企业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备案金额占全市对外投资总额的90%。市商务委将牵头打造统一的“上海市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围绕“咨询、办事、服务”三大功能,为包括专精特新在内的企业出海提供权威、全面和便利的公共及专业服务。

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举办现场,国内功率超声设备“第一股”——上海骄成超声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宏建表示,这些措施出台得很及时,“贸易战加速了我们出海的步伐。不管是政府补贴还是组织的‘走出去’路演,都是我们企业发展中很需要的支持”。他介绍说,公司在超声波设备市占率很高,在德国、新加坡、香港都注册了公司,正在寻找各种合作伙伴,在全球开展业务。

为更好发挥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加大支持力度,惠企政策将“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此次政策还创新推出了企业版,从企业视角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炼了政策“干货”,并提供了政策咨询电话和申报途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