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届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比赛场景
小朋友参加马房管理大赛 本文图片 记者 李铭珅 摄
2014年,第一届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落户上海,陆炜仍清晰记得,彼时大多数观众对马术运动满是好奇,“甚至可以说,猎奇之感更甚于新奇”。身为上海市马术协会秘书长、上海马术队总教练,陆炜亲身经历了上海马术运动蓬勃发展的黄金十年,也见证了中国马术运动一路向阳、茁壮成长的历程。
5月2日至4日,2025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将在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举行。“跃”上海,越精彩;越抵近,越喜爱。且听陆炜讲述,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究竟为马术运动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了怎样一片肥沃土壤,又播撒下何种希望的种子。
培育青少年骑手的沃土
上海引入五星级马术赛事的11年里,上海的小骑手们,慢慢长大了。
从二青会到第一届学青会,上海马术队的青少年骑手不断登上冠军领奖台。而陆炜清晰记得,最初的时候,上海马术队很难招募到青少年骑手,只能从年轻饲养员中选材培养。陆炜说:“我们现在培育的一大批青少年马术运动员,他们真正热爱马术运动,他们将超过一半的业余时间投入到马术训练中,这无疑是质的转变。”
赛场之外,青少年悉心照顾马匹、用心陪伴马匹、深入理解马匹;赛场上,他们与马并肩作战,人马一心,这才是对马术运动真谛的深刻领悟。陆炜举例道:“比如给马儿钉掌,其中大有学问,需要充分了解马儿,为其挑选最合适的‘鞋子’。”
受环球马术冠军赛影响的第一批青少年马术爱好者,如今已步入成年。陆炜透露:“无论他们在何处生活就业,也无论是否选择成为职业骑手,马术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化作一种体育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在中国国家马术队公布的最新一期集训名单中,青少年骑手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在上海,2018年注册的青少年骑手仅有221名,而到今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691名,如此显著的增长着实令人欣喜。陆炜表示:“青少年马术爱好者的培养与成长,以及大众对马术运动理解的逐步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上海乃至全国马产业的大步迈进。”
亲临现场观赛的魅力
唯有亲临现场,方能真切领略马术比赛的精彩。
马术场地障碍赛,是速度、技巧与战略完美融合的赛事。骑手与马匹之间的默契协作、跨越障碍时的优雅身姿,以及每场争分夺秒的紧张氛围,都赋予了比赛无尽魅力。作为中国级别最高的马术场地障碍赛,6场比赛各自独立,每场比赛结束后,都会依据规则决出个人冠亚季军。
上海之所以首先引入场地障碍赛,是因为这个项目最容易被大众理解,也是奥运会上最受瞩目的马术项目之一。比赛过程中,骑手和马匹要么成功跨越障碍,要么碰落障碍杆,结果一目了然,能给观众带来极为直观的感受。
陪伴着环球马术冠军赛在上海落地生根,陆炜每年都担任赛事评论员,今年也不例外。她很享受这份工作,除了解说比赛,她更乐于看到骑手准备活动时的状态。“比如,骑手如何根据马匹的不同性格,运用不同的装备,使用不同的方法,在准备活动中助其迅速进入竞技状态。而最具挑战的是,当比赛中马匹出现状况时,如何在极短时间内作出决策并付诸行动。这些细节总能给我诸多启发。”
除了观看比赛,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这座永久性专业马术场馆,同样值得深入探索、细细品味。
陆炜去过不少国外的马术赛事,许多赛事场地都是临时搭建的。而上海去年全新打造的“马术谷”,在建筑设计、文化融合、赛事运营等多方面,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据悉,本届赛事期间,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的B1、B2空间将向所有市民游客开放,精心打造马文化沉浸式体验,充分利用赛事溢出效应,创造更多消费场景。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上海正孕育出越来越多“懂经”的马术爱好者。目前,2025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票务正在热销中,购票可下载官方票务渠道久事体育App,或登录“久事体育APP”微信小程序及支付宝小程序。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