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导读 《平“语”近人》(柬埔寨语版)启播 “在这块热土上,从未见过改革的天花板” 潮涌东方  光启未来 黄浦江畔的春风 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
第1版:一版要闻 2025-04-18

黄浦江畔的春风

潘高峰

昨天,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这份聚焦六大领域的文件的发布,恰逢美国宣布对华征收245%关税之际。对于正在抵御贸易战惊涛骇浪的民营经济,尤其是外向型企业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若干措施》提到要持续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显示出了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从统一建立工程信用评价标准到动态更新政府采购供应商名录,这些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恰是应对贸易壁垒的内生性策略。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涉及约5500亿美元商品,但中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却逆势上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企占比超八成。这种进化逻辑,在上海此次政策中体现为对首台、首套保险补偿机制的强化,以降低企业在市场推广初期的风险,让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形成共振,推动企业在产业链重构中占据主动。

最近几天,全美各小企业主焦头烂额。据报道,一家玩具店经理每天收到涨价通知;一家润唇膏制造商预测其商品成本将上涨500万美元;一家音乐会场馆经理发现,安装新座椅的成本突然上涨14万美元……此时此刻,黄浦江畔的春风与太平洋彼岸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上海新政的价值不仅在于26项具体措施,还在于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市场经济规律的尊重、对市场主体活力的激发,比任何关税博弈都更有意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