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轨交十八号线二期长轨贯通 9个新品种揭开神秘面纱 “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亮点多
第7版:上海新闻 2025-04-18
上海国际花展今开幕,花市花街陆续开启

9个新品种揭开神秘面纱

花框装置成了不少市民游客的打卡地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不负春光最好的方式,就是与春光相约。今天上午,上海国际花展开幕,黄浦新天地和上海植物园两大主会场盛装迎宾,9个首发新品种惊艳亮相。在这场为期24天的盛会中,“双主会场+5个分会场+15个城市主题节点”将为申城带来一场好看、好拍、好逛、好玩、好吃的花卉嘉年华。

花展吸引如潮客流

上午,在黄浦新天地主会场,多座美丽的花园围绕着太平湖散开,与湖水、喷泉和建筑相得益彰,吸引了如潮的人流。王桂茹是定居在沪的天津人,今天一大早特地从漕河泾赶来打卡:“上海的花展已经是国际一流水平了,今年设计得特别有新意,花色也特别好看。每年花展我都看的,每个展区都想办法跑全,过几天准备去上海植物园参观。”

摄影爱好者陆大星则对花展的布局大为赞赏:“你看环湖的布置并不压抑,烘托了太平湖和一大会址,有主有次,特别融洽。”他说,“在市中心办花展意义非凡,老百姓的幸福感很强,政府确实在办实事。”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室外区域,20件海派非遗盆景作品将庄严气氛衬托得更为浓烈,参观者频频驻足观赏。上海植物园盆景管理中心姜知其表示,此次“翠魄丹沁”海派盆景展是植物园盆景作品首次走入一大会址,选取了以金叶五针松、罗汉松、特色锰矿石山水盆景等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其中《老当益壮》《东方神韵》《静观》等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在人流密集处,盆景的浇水更需要精细化,花展期间我们也会经常来查看盆景的长势。”她说。

“橙色阳光”能赏能食

花展不仅是花卉展示的窗口,也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平台。开幕式上,9个国内自主培育新品种和国际新品种揭开了神秘面纱,具有性能突破、本土化创新、价值升级等亮点。上海植物园带来了杜鹃花“胭脂”、杜鹃花“玉秀”、鸢尾“甜蜜”系列3个自育品种。“胭脂”被誉为“全面升级版毛鹃”,颜色鲜艳,花量大,花期更早、更长,能使应用区域拓展50%。鸢尾“甜蜜”系列则突破了生态局限,能在盛夏绽放,养护成本也能降低约30%。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培育的百合“橙色阳光”既能观赏又能食用,种球生长速度快、口感甜糯。这种百合预期每亩能获3万元收入,有力带动农户增收。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的自育月季品种“红船”拥有玫红色的花朵,产量高,抗病性强。据悉,“云花入沪”将为上海注入自然美学,上海则将通过花展经济、冷链物流和数字营销等方式助力“云花”品牌价值提升,更好地促进沪滇经济文化交流。

互动体验丰富多彩

开幕式后,位于焕然一新的东台路的“东台好市”启幕。在6500平方米的超维度全景天幕穹顶下,2000平方米户外花园生活空间被打造为花市,聚集60多家品牌摊位、超100种时令花卉和逾80万株鲜花绿植。“东台好市”将限时8天(4.18—4.20,5.1—5.5,每天11:00—18:00),其间将举办数十余场音乐舞台、主题巡游和近百场互动体验。

在浦东分会场,钱家滩路(前滩公园巷段)也将变身限时步行街(4.19—4.20,5.1—5.5),举办“前滩花集”和“早春非遗生活节”两大集市。集市中,有美食,有文创,还有手作互动体验,邮政公司也合作设计了花展特定明信片和邮戳,推出个性化有声明信片定制和冰箱贴定制。花展限定美食更将令人胃口大开,边逛边吃的春日Citywalk将为市民带来满满松弛感。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