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申城气温回升,夜间经济活力逐步释放,部分区域无证设摊现象出现“回潮”,占道经营、油烟扰民、垃圾乱堆等问题引发市民投诉。针对这一民生痛点,外滩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创新推行“疏堵结合+科技赋能”治理模式,通过精准执法、柔性引导、长效监管三重举措,探索夜间经济“烟火气”与城市文明“烟火情”的平衡之道。
靶向攻坚
数据赋能破解执法难点
针对夜间摊贩流动性强、反复性高的特点,执法中队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梳理12345市民热线高频投诉点位,建立“问题地图”,锁定学校、商圈、地铁周边及居民小区出入口等重点区域。采取“错时执法+重点管控”模式,将执法时段延长,实现辖区夜间市容动态监管全覆盖。
柔性执法
情理交融彰显城市温度
在某地铁出入口周边,多个无证小吃摊点长期占据人行通道,油污遍地、噪音扰民。执法人员创新采用“三步工作法”:第一步现场协助清理油污、规整物品;第二步详解《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强调违规经营的法律后果;第三步耐心劝导,告知合法经营途径。摊主们主动撤离,地面油污被清理干净,通道恢复畅通,附近居民感叹:“终于能放心走路了。”
长效治理
疏堵并举激活民生经济
为巩固整治成效,中队构建“白加黑”巡查体系,每日安排人员定点驻守重点区域,同步运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追踪街面动态,通过“人防+技防”双轨并进,构筑全天候监管屏障。在此基础上,执法人员主动对接摊贩需求,积极引导摊贩“退路入室”,迁入合规经营区域,既保障市民生活便利度,又维护城市环境秩序,实现管理效能与民生温度的双向提升。
外滩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携手街道相关条线部门,通过“刚性约束+柔性服务”双轮驱动,既守牢城市文明底线,又为夜间经济注入活力,让市民在烟火升腾中感受城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