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全荣
中国最美乡村、被推崇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篁岭,以其依山而建的徽派建筑古村落和晒秋美景名扬天下。篁岭位于江西婺源,据《婺源县志·山川》记载:“古时,其地多篁竹,大者径尺,故名篁岭。”
那天在篁岭村景区的入口处,导游小周脱口说了一首诗:“外面五百年,里面五星级。崖上古村落,晒秋美景奇。”据说,篁岭村和古宅的保护和焕新,按修旧如旧的理念,外墙和形态保留了原样原貌,室内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篁岭村坐落于海拔600米以上的山上,是名副其实崖壁上的古村落;而篁岭晒秋景观天下称奇。
进入篁岭,映入眼帘的古宅依山而建,错落层叠,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的马头墙勾勒出的天际线规整诗意;砖木结构的雕花门楼、镂窗石槛,古朴典雅。横贯篁岭南北的天街,全长500多米,两边商店林立,酒肆、茶馆、饭庄、小吃店香气四溢,浓浓的烟火气、喧闹的人声和穿行于街上、身着复古服饰的俊男靓女,宛如一幅浓缩的“清明上河图”。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街蜿蜒前行,时而向上左行,时而向下右行,不久便到了集徽派建筑特色大成的“五桂堂”。五桂堂与篁岭曹家有关:曹家五代都出了一品大员,因功名延续,取“蟾宫折桂”之意,命名“五桂堂”。五桂堂的木雕、砖雕、石雕,无论花卉鱼鸟、动物人物均雕工细腻、栩栩如生。如梅枝上的喜鹊,寓意喜上眉梢;蝙蝠、小鹿、寿桃合于一体,寓意福禄寿;又如“凤穿牡丹”,表达花开富贵;“龙凤呈祥”,寓意吉祥如意、婚姻美满;“五只狮子滚绣球”,表达五世同堂等。这些工艺精湛的“三雕”,通过生动逼真的形象,精彩巧妙的构图,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光明前景的追求。在篁岭古村,类似的徽派古建筑俯拾皆是。
“篁岭晒秋”的最佳观景点在晒秋工坊。它建于山之巅,是一处宽敞的三层老宅,在每层的观景处,凭栏远眺,篁岭古村的全貌尽收眼底。只见,依山而建的古宅的窗外,都外挑着一排排木杆,木杆上圆圆的竹匾里晒着各色农产品,红色的辣椒、白色的芸豆、黄色的玉米、绿色的蕨菜、黑色的腊肉……五彩缤纷与徽派建筑的白墙黛瓦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晒秋景观。
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间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布局,自然条件的局限却激发了先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村民在屋顶上搭建晒架晒物,统称晒秋,春晒绿茶竹笋,夏晒蔬菜瓜果,秋晒稻谷黄菊,冬晒腊味山货……一年四季绵延有序。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村民们推出竹匾;而当日落时,村民则收回竹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告别篁岭,我意犹未尽,送了导游小周一首诗:百年古村徽韵浓,竹匾喜晒黄绿红。梯田层叠春满山,乐不思还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