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解码”老人失忆 为“袜子弄”寻根 高校应届毕业生可预申请 通关效率增30% 物流成本降15% 扎根一线,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第2版:要闻 2025-04-27
上海高校学子为社区教育开发制作179门新课

“解码”老人失忆 为“袜子弄”寻根

他们为失忆“解码”,带领社区居民开启一场阿尔茨海默病的探索之旅;他们走出“象牙塔”,从身边的路名中发掘城市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经过4个多月的开发和制作,179门带着青年智慧的课程,列入了上海社区教育的课表。

第二届“协创共学·上海市大学生社区创课大赛”日前迎来总决赛。大赛由上海市教委、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等28所高校协办,全市各级社区学院、社区(老年)学校广泛参与,来自35所高校的345支队伍参赛。主办方表示,这一大赛旨在吸引更多大学生走进社区、问需于民,以自身所学专长,为市民群众开发多样化课程。

围绕“健康素养”“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市民素养”“生活素养”等五大主题开展。经过4个多月的课程开发和制作,最终完成179门符合社区教育课程标准的社区创课,全市社区创课落地授课超过400课时,并从中评选出10门市级精品创课、14门市级入围精品创课和56门市级优秀创课。

东华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几名女生借助高校与社区医院的专业资源及社区平台,设计了“记忆解码:阿尔茨海默病的探索之旅”课程。团队成员中,也有人的祖辈出现了迷路、忘吃药等早期症状,因此深有感触。她们打造了虚拟IP形象“阿尔茨海默病怪兽”,告知居民如何通过健康的作息和饮食,预防失忆“怪兽”的侵袭。同学们还设计了“返老还童之游戏嘉年华”,通过“积木叠叠乐”“数青蛙”等小游戏,带领爷爷奶奶们一起做“头脑体操”。针对患者家属的需求,她们在课程中介绍了一些照顾患者的小贴士,比如,将常用物品放在固定位置,贴上标签;在卫生间等处安装扶手,锁好刀具、药品等。

“袜子弄”“黑鱼弄”“草长浜路”……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团队从松江有趣的地名中获得启发,设计出“里弄名字里的松江”课程,帮助市民解开“家门口的文化密码”。原来,“袜子弄”得名果真和袜子有关,黄道婆将先进纺织技术带回故乡,造就“松江棉布,衣被天下”的奇迹。作为当年最热闹的棉袜生产地,这条里弄便有了“袜子弄”的名号。同学们绘制了袜子弄的漫步路线,策划了“一人一路一松江”的手账创作活动,让松江人代言松江路,通过活动传递人文温度。“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优势,把松江里弄打造成一本‘可听可看可体验’的历史书,同时推出双语课程。从松江的里弄开始,让世界读懂上海!”这是同学们的期许。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