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紫
春天的一次短途旅行中,遇见一位80多岁、来自台北的老人家,一双足尖略带水红色的平底鞋、一袭点缀着水红色小花的温柔长裙、一抹淡淡的水红色唇彩……微风中缓缓一转身,仿佛整个人间都明媚了起来。这还不够,只见她双手轻轻上举,又为自己戴上了一顶水红色的赫本帽!我忍不住脱口而出:“您真是太美了!”
老人家顿时笑得像个甜美的少女一般,对我连声道谢。我说:“是我要谢谢您才对,您让我养心又养眼!”
转眼到了下一个园林景点,大家自由行动。我在小街小巷兜兜转转好一阵,才准备入园参观。刚一进门,一抹水红色就向我飘了过来——原来,老人家在游客中心特地为我取了张地图,不管她的家人如何劝说,她都一定要等着交给我才肯去游园……
我知道,这张地图是老人与我“伯牙子期”般的心灵相遇纪念。老人用心而美好地活着,而我看见了她的用心与美好。看见,是因为懂得;被看见,哪怕吃过再多岁月之苦,也觉人间依然值得。
一时间,想起许许多多的看见与被看见——
在充满艺术气息的日本金泽,一位年逾古稀的停车场指引员,双臂环举到头顶,对着旅游巴士上风尘仆仆的我们比了一个又大又萌的爱心。我感动不已,问导游:“是公司规定大家必须做这么有爱的动作吗?”导游连连摇头:“不是不是,我发现很多长者都会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去想:怎么把工作做得更美好、更贴心。有一年冬天,我带团去世界文化遗产合掌村看雪,天冷路滑,游客不容易辨认方向,于是巴士司机就用雪夹夹出很多很多雪鸭子,一个挨着一个、从景点出口一直排到巴士门口、排出了一条‘回家之路’……你能想象得出满车的游客有多感动吧?”我狠狠点头。岂止是想象,我简直也瞬间穿越到了那条温暖的回家之路上,仰头迎风雪、俯首见真心。
能够“穿越”,是因为我也常常被这样温暖地对待——
在气温和气氛一样热烈的上海书展现场,一位高龄退休教师拄着拐杖、整整等候三个多小时,只为在我的新书分享会上与我交流、鼓励我继续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而写作;在“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的天府之国,每每在公交车上给老人们让座,老人们总是说“你坐你坐,年轻人更辛苦”;在温江鱼凫古国,一对老夫妻乐呵呵地开着老年车四处游玩,车后一行大字——“夕阳无限好,哪怕近黄昏。”
再过几年,我也步入“老人家”的队伍了。当我老了,我也愿做这样美好而温暖的长者,让更多的人相互看见、相互懂得,在这苦乐参半的人间彼此交汇时,可以互放更多心灵的光亮。
当我老了,我想,我也会美美地望着天边那一抹水红的晚霞,优哉游哉地说:“夕阳无限好,哪怕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