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当外卖骑手成为全国劳模 即买即退税  游客乐消费 多元融合  共赴咖香之约
第14版:上海新闻 2025-04-30

当外卖骑手成为全国劳模

潘高峰

4月28日,来自上海的饿了么骑手张文强站上了全国劳动模范的颁奖台。这位39岁的外卖员,用7年送餐10万单、25万公里、零事故的纪录,诠释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价值与尊严,也给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

据媒体报道,张文强钻研路线优化、总结送单规律,在算法的框架内将效率发挥到极致,却又始终恪守着某种超越算法的价值准则。当系统要求“快”时,他却在学校、医院主动降速;当算法鼓励“拼单”时,他坚持优先为老人配送药品;难得的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他始终保持着零差评,在效率至上的算法逻辑中,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径。

更令人感动的是,张文强的故事中还有善意的互相传递。几年前的冬至,他接到系统派单,拿到一份水饺,却发现备注写着“不用送单”。起初他以为是商家在刷单,没想到打电话给顾客才确认,这是顾客随机为外卖员点的餐,让他们也能好好吃上水饺。这碗水饺让他意识到,真心对顾客,也会收获真心。

这些年,张文强已从“跑单大神”成为带教师傅。当他把配送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知识体系,当年轻骑手通过师徒制获得职业成长,外卖行业也在孕育着自己的“工匠精神”。凡此种种,如风起于青苹之末。尤其是在外卖市场新旧势力博弈的当下,一名外卖骑手通过个人努力成为全国劳模,格外值得关注。因为它不仅是个体的奋斗叙事,也完全可以成为整个外卖员群体的人生目标。由此传递出的信号是:无论何种就业形态都是广大劳动者的一员,享有合法权益,也应履行守法义务。

今年以来,外卖行业迎来新一轮权益保障改革浪潮。以京东、美团、饿了么为代表的多家平台企业,针对外卖员群体密集出台新举措,提升骑手的保障力度。最近,饿了么又与骑手签署全国首份算法协议,将计价规则、路径规划等核心参数纳入协商范围;美团也试点“骑手星级体系”,用成长通道替代单纯的单量考核。这些变化与张文强期待的“取消超时扣罚”“算法包容性”形成了正向呼应。

一个行业要健康发展,必然要走向成熟与规范,要形成向善的价值观。正如那个冬至日的“水饺故事”,顾客为骑手匿名点单的善意,与张文强为老人优先送餐的选择交相辉映,构成了算法系统外的温暖网络。这种“非标服务”无法被计入KPI,却标识了城市文明的温度、职业精神的高度。如果进一步思考,平台若能将这种“水饺时刻”转化为产品设计——如设立应急配送通道、开发助老送餐模块——或许能在效率之外,找到更具社会价值的竞争力。

全国2426名受表彰的劳动者中,首位外卖骑手的出现,不仅是社会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价值的确认,也是对新就业形态职业精神的塑形。一座能让外卖骑手成为劳模的城市,配得上人民城市的称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