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卡尼(中)出席胜选活动 图IC
加拿大执政党自由党1月时的支持率还落后于在野的保守党20个百分点,仅仅3个月,总理卡尼便领导自由党“逆风翻盘”。
据新华社报道,加拿大选举委员会28日晚公布的联邦众议院选举初步统计结果显示,自由党在343个选区中的150多个获胜或领先。加拿大多个媒体已经宣布自由党赢得大选。
保守党
成也特朗普败也特朗普
对加拿大保守党及其党首普瓦列夫尔来说,这本是一场“势在必得”的大选。毕竟,对手是3个月前还选情堪忧的自由党。然而,最终结果却不尽如普瓦列夫尔的意。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徐晏卓看来,加拿大民意反转颇有些“成也特朗普,败也特朗普”的味道。
面对国内经济困境,加拿大同欧洲一些国家相似,也曾有过向右转的趋势。徐晏卓介绍说,从呼吁减税到质疑移民政策宽松,普瓦列夫尔一度刻意效仿美国总统特朗普,并因此收割了一波选票红利。
然而特朗普就任一百天来,美国的乱局让加拿大民众感到,即便中左翼的自由党执政存在诸多问题,但右翼的保守党上台或许会造成更大混乱。特朗普将“加拿大是美国第51个州”挂在嘴边,更令反对者生厌,也令原本的一些支持者不满。“在加拿大人看来,特朗普的威胁并非玩笑。”徐晏卓说。
最终,“特朗普冲击”导致选民倒戈,普瓦列夫尔及保守党痛失优势。
自由党
胜选是机会但更是挑战
徐晏卓指出,以往加拿大大选以住房、移民、经济等国内议题为主导,外交议题占比较小,但这次由于特朗普的“助力”,如何应对美国加税成为加拿大选民最关注的议题,也成为影响选情的重要指标。
谁能更好应对关税危机?加拿大选民显然更看好虽是“政治素人”,却有过两个国家央行行长从业经历的卡尼。而胜选对卡尼及自由党来说,是机会更是挑战。“谁愿意和我一起为加拿大挺身而出?”卡尼在29日的胜选演讲中说。
从当前获得的席位数来看,自由党大概率需要联合其他政党组阁。徐晏卓指出,这次大选打破了自由党以往靠身份政治赢得选票的竞选策略。这一竞选策略虽然可以拉拢原住民、少数族裔等边缘化选民,但也会导致社会分裂、议会议程“不接地气”等。“这次面对来自特朗普的威胁,‘团结’成为卡尼和自由党的政治口号,从而淡化了身份政治,团结了更多选民。”这也将推动自由党朝着更务实的方向发展,避免重蹈前总理特鲁多政府极左路线的覆辙。
徐晏卓表示,特朗普的关税和吞并威胁背后,其实是不想再为加拿大防务“买单”,以及对加拿大能源和稀有矿产的觊觎。随着同美国关系闹僵,原本就同各地区大国关系算不上融洽的加拿大处在了“单挑”美国的尴尬位置上。
未来四年,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应对来自美国的挑战将是卡尼及自由党面临的重要课题。徐晏卓认为,同美国“硬扛”不太可能成为卡尼的执政风格。考虑到他在欧洲的政治人脉,加拿大或许将加强同欧洲的联系,逐渐拓展欧洲乃至亚洲市场。“事实上,加拿大同中国在原油方面的务实合作已经展开。”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