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颖慧(左)与教练陈昊聪
颜颖慧(左)在比赛中进攻
伴随主裁判举手示意得分有效,记分牌定格在15比10,剑道上的颜颖慧和教练席上的上海男子佩剑队教练陈昊聪不约而同地举起双臂,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在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举行的全国击剑冠军赛分站赛日前闭幕,这对主场作战的师徒,在这片最熟悉的场地上,登上最高领奖台。
“整体而言打得还挺顺,最后的结果也挺让人高兴的,但是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赛后颜颖慧说,“在平常训练的场地拿到冠军,感觉有些特别,这个成绩让自己对接下去的训练比赛更有信心,也多了几分动力。”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在晋级过程,尤其是决赛赛场上,小颜还是遇到了对手的冲击,而这位27岁的剑客能够笑傲群雄的秘诀,在于教练陈昊聪在决赛前告诉他的一条“锦囊妙计”。
在上海举行的这一站全国冠军赛,根据比赛阶段不同,设置了不同的比赛场地,在决赛前,陈昊聪和颜颖慧师徒先后经历了铺设10多条剑道的小组赛和第一阶段淘汰赛、4条剑道并排的第二阶段淘汰赛以及只有一条高台剑道,规格与奥运会、全运会决赛类似的奖牌赛场地。在前两个阶段和半决赛中,作为临场指导的陈昊聪,向弟子面授机宜的频率并不高。“这次比赛颜颖慧的状态不错,从赛前就呈现出很积极的势头,加上这些年积累的经验,我们对他还是比较有信心的。”陈昊聪在赛后透露,“教练组也有让他在前几轮锻炼一下临场调整能力的考量,既是为后续更加激烈的比赛打基础,也希望发现一些问题,再进行针对性调整。”
直到目睹颜颖慧顺利跻身决赛,距离冠军仅一步之遥后。此前始终“看得多,说得少”的陈昊聪终于亮出了底牌。在决赛前那段短暂休息时间里,他把弟子叫到场地边的准备区,小声地布置着决赛中的战术。“主要是要打好开局,争取利用步伐和移动上的优势,努力占据场面的主动。”颜颖慧坦言,刚开始听到这个战术时,他有些担心,“因为这是一种比较新的尝试,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很快适应,把它执行好。”
全新的战术加上决赛的紧张感,让颜颖慧的发挥出现波动。在开局阶段如愿拿到些许优势后,他在中局阶段遭遇对手反扑,场面一度有些被动。此时,陈昊聪教练利用短暂的补水时间,让弟子放下心理包袱。“我告诉他别想太多,发挥出自己训练的水平就好。”他对弟子说:“不一定是每一剑都必须按照赛前的计划来,可以随机应变,你打得舒服就行。”在这个一分钟的补水时间过后,放下心理包袱的颜颖慧找回感觉,将自身擅长的反击与赛前制定的针对性战术结合,很快再度占据主动,最终将冠军收入囊中。
颁奖仪式结束后,颜颖慧特意叫上陈昊聪教练一起,留下了一张属于冠军师徒的合影。“今年还有很多重要的比赛,下半年还有全运会,这个冠军算是个好的开始吧,希望之后通过和教练的沟通和不断努力,继续提高自己的水平,争取拿到更好的成绩。”这位全国冠军指了指脖子上挂着的金牌,自信地说道。
本报记者 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