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广告 广告 陈子展在长乐路的时光片段
第16版:新民旅游/广告 2025-05-13

陈子展在长乐路的时光片段

扫二维码看视频

陈子展,文学史家、杂文家,长期从事《诗经》《楚辞》研究,著有《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诗经直解》《楚辞直解》等。陈子展曾在长乐路居住过很长时间。

曾在永嘉路授课

1912年,14岁的陈子展以长沙县郊北籍考生的资格考入长沙县立师范学校。当时受新思想影响的湖南进步青年云集长沙,陈子展也与在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有了交集。后来,他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书,常被夏明翰约请去听毛泽东的演讲,还曾受托去韶山冲给毛泽东送信。

1927年,大革命形势起了变化,在长沙的国共两党关系日趋紧张。1927年5月21日“马日事变”时,陈子展等共41人被通缉。陈子展怆然逃离长沙,但他留在家中的妻子、两岁幼女和三个月的幼子都锒铛入狱。陈子展借道武汉、南京,最后抵达上海。后来,他的家人由邻居担保被释放,也辗转来到上海,从此陈子展一家便在沪定居。1928年9月,陈子展应田汉之邀在南国艺术学院讲授“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南国艺术学院旧址位于永嘉路371—381号,田汉当年就居住在371号底楼。

20世纪30年代,陈子展因为生活所迫创作了大量的杂文、短论和诗歌作品,藉此获取稿费,卖文为生。当时,陈子展在《申报·自由谈》上的“遽庐絮语”专栏质量很高,很受读者欢迎。《申报·自由谈》主编黎烈文曾经透露,这个副刊付给作者的稿酬,依据文章质量和社会影响两个标准,稿酬最高的就是鲁迅和陈子展。

致力于文学研究

除了是杂文名家之外,陈子展也是我国现代最早重视近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他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是近代文学研究的两部开山之作。1932年,他到复旦中文系教书,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文学史讲话》上、中、下三册以及《唐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史》(后合编为《唐宋文学史》)。陈子展毕生致力于《诗经》研究和《楚辞》研究,他曾说自己“一生所在,唯此两书”——《诗经直解》《楚辞直解》。

陈子展在长乐路946弄2号居住过很长时间,陈允吉曾在文章中回忆过由王运熙先生引领初访师寓的经过,“这里是个小弄堂,大门其实在942弄,但一般是不开的。第一次与陈子展先生见面,我印象很深。陈先生当时大约六十三四岁,个子不是太高,戴一顶法国帽,身体看起来还比较健康,思维、交谈亦很敏捷,只是抽烟挺厉害。唯一让我感到先生有点苍老的,是他的眼睑微微隆起,我想这是人生契阔与岁月沧桑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

不过,陈祖蓓在《祖父陈子展是位美食家》一文中展现的陈子展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小时候,祖父总会带着我去家附近的点心店吃点心。当时我们家在长乐路,往左出了路口就到常熟路,往右走就是去淮海路,往左走就是去静安寺。锅贴、小笼包、生煎馒头、春卷、馄饨,都是我们爱吃的……祖父的最爱莫过于他自己做的泡菜、腊肉、腊八豆了,这些都是祖父的拿手菜……湖南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泡菜,也是我们家的必备。祖父做泡菜,就跟他写稿子一样专注,萝卜必须切成什么形状,都讲究得很……还有一件好玩的事,当时我们家住在一楼,祖父做红辣椒泡菜的时候,从我们家窗外走过的人大多会打喷嚏。墙外的这些人,可能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喷嚏是由墙里辣得要命的红辣椒引起的。人们都说,被称为‘楚狂老人’的祖父有着极为鲜明的个性,他做的菜也一样。”

文 沈琦华 图 金晶

周边漫步

沪江别墅

地址:长乐路613弄

沪江别墅建于1939年,属现代派风格里弄建筑。该建筑群外观纯净简洁,外墙的材质和色彩统一。立面略施水平线条,红瓦坡顶,坡度平缓,出檐短小,水泥抹灰墙面。底层为红砖清水墙面,住宅环境幽静,建筑靠近弄堂的东西外墙立面转角处为弧形,线条流畅,独具特色。三层南面有小晒台板式出挑,上有横向金属栏杆围合,轻巧精致,除功能性外还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屋顶为四坡红瓦屋面,屋顶有晒台,单面有山墙。

裕华新村

地址:富民路182弄

裕华新村由兴业建筑师事务所徐敬直、杨润均、李惠伯等建筑师设计,始建于1938年,1941年竣工。裕华新村东半部布置有建筑面积和庭院面积较大的四坡耦合式住宅8幢,每两幢为一组,呈“田”字形布置;西半部布置有建筑面积和庭院面积较小的两坡耦合式住宅10幢,成行列式布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