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送给你”的分数,为何总拿不到? 上海是我们的福地 “铁人”驭风  青山入怀
第10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5-05-19
又一位中国香港选手登顶国际剑联花剑大奖赛(上海站)

上海是我们的福地

张家朗(左)在比赛中 本版图片 记者 李铭珅 摄

扫码看视频

昨晚,松江区广富林文化公园剑光璀璨,2025年国际剑联花剑大奖赛(上海站)圆满收官。当蔡俊彦在决赛中以凌厉攻势锁定胜局时,这项见证过中国香港击剑历史性突破的国际顶级击剑赛事,再次为“东方之珠”的剑客奏响凯旋乐章。继去年张家朗成为首位摘得本站冠军的中国香港选手后,今年的领奖台上,两届奥运冠军张家朗位列第三,而他的队友蔡俊彦则以“新王”之姿登顶,续写香港击剑的黄金时代。

“上海是我们的福地。”这是香港剑客的感慨,背后是一段关于热爱、坚持与传承的动人故事。

14岁的时候,蔡俊彦和张家朗成了一起训练的队友,也是比赛中经常遇到的对手。你追我赶,少年渐渐长大。东京奥运会,男子花剑冠军张家朗的名字在世界剑坛被人所熟知。“通常都是他拿奖牌,我拿不到奖牌,他名次比我高。”蔡俊彦直言。

没能参加巴黎奥运会,蔡俊彦进入了职业生涯低谷。他给自己放了个假,沉思了一段时间,“我的确很伤心”。蔡俊彦毫不避讳谈及过往,但“退出”始终不是他的选项。而另一边,张家朗迎来人生高光时刻,蝉联奥运会男子花剑冠军,再一次创造香港乃至亚洲击剑历史。

重新出发的蔡俊彦,一直等到现在。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他还不想庆祝得来不易的冠军,要先好好睡一觉,“我感觉这是我职业生涯状态最好的一次,希望能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而对于两届奥运冠军张家朗来说,现在的他不再特别看重输赢,击剑项目充满了变数,他总是告诉自己,享受当下。张家朗告诉记者,击剑就像下棋,“对手做了一个局,我要去破解它,比的是脑力、体力,还有心理。”所以,从巴黎回来后,张家朗一开始想休息一阵,“但后来发现在家里待着有点无聊。”于是他很快回到队里训练。他表示,不谈下届洛杉矶奥运会的目标,而是享受击剑运动的快乐。

广富林文化公园的古建筑与击剑运动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这项运动的永恒魅力。它不仅是胜负的较量,更是一群追光者用青春与热血编织的传承诗篇。香港击剑的故事仍在继续,而上海这座“福地”,注定会见证更多关于热爱与坚持的奇迹。

本报记者 陶邢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