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同济大学成立五大研究院 馆藏标本进校园  开启科普新体验 前列腺癌 早筛很关键  晚期还可治 盲目“内卷”培育不出创新人才
第5版:科教卫新闻 2025-05-20

盲目“内卷”培育不出创新人才

专家呼吁:科学教育应尊重学生天赋,鼓励自主发展

全国有个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协同组,从20个省、市、自治区各选一所学校参加。他们的代表从上周五一早开始,连续在上海松江二中开了三天专题会议,还请了多位教育专家甚至还有院士,围绕“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展开研讨。有意思的是,多位专家的结论是,现在很多家长“卷”得不得法,甚至“卷”出了问题,优质的教育应该是让所有孩子拥有更大的自主发展的可能性。

资优生有三大特征

谁都希望自己家有个“聪明娃”,但聪明并不会与考试得高分无缝衔接。“国家需要资优(资质特别优秀)人才,教育就是要善于早发现、早培养资优生。”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熊斌现场出了一道应用题:“在一个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最多能放多少个直径为1的圆(不能重叠)?”绝大多数人会直观地回答“100”,但钻研数学的资优生会给出“105”“106”这样的答案。对此,熊教授解释,资优是一种天赋,每个孩子都有其天赋,但表现出的形式是多样的,用单一的考试来衡量多样化的天赋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许多真正有天赋的孩子,会在传统书面考试模式的筛选下不幸被忽略掉。

对于爱“卷”的家长来说,往往“卷”到最后自己的孩子还是成不了“学霸”。熊斌说,衡量一个人是不是资优有三个标准:一是记忆力、理解能力、总结能力、学习能力、判断力、决策力等智能要高于常人的均值;二是幽默、富有好奇心、爱冒险、敢于质疑,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想法并擅于运用;三是对感兴趣的事情热情、专注,有非常强的内在动力,有恒心、有毅力,乐于接受挑战、做事负责任,擅于定目标且出色完成任务。

那么,对比这三项指标性特征,只会内卷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清晰的定位呢?

学习“基本功”不能丢

“创新人才是要有基本功的。现在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但AI不会替代人的成长与学习。对学生来说,学习的基本功是不能丢的。”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说,学校教育重要的不是去开一门人工智能课,而是要重构所有课程,让学生学习以前无法学习的知识。学习的本质是建立大脑神经元的新连接,脑神经元已有的连接代表已经掌握的知识,但脑神经会突然拼接成新的回路,从而创生新的思想。所以,教育就是让学生能不断迸发新的思想。没有新的思想,哪来的创新?

可喜的是,如今的上海基础教育已经跳出“小镇做题家”的窠臼,重视不断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洋在会上介绍,目前全市所有的高中都建有创新实验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从而拓宽每一位学生科学学习的边界。

松江二中在夯实“学习基本功”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作出积极探索。校长艾卫锋说,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与实践活动重新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创设了创客实验室、3D打印工坊、智能机器人等品牌活动;学校还带领学生走进高新企业、相关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化学习,通过跨学科课程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让更多有创新潜质的资优生脱颖而出。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