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景区购物孰是孰非
第15版:金色池塘 2025-05-26

景区购物孰是孰非

图 IC

编者按:

旅游已成为当下老年人热爱的生活方式之一。从最近节假日的出行,看到银发一族比较偏爱在景区购物。原因在此购物,除了可以享受讨价还价的乐趣,也可以买给自己留作纪念,还可以作为礼物送人;这虽是购物的理由,但是景区的价格略贵,如有质量问题维权也困难,因此买或不买两种观点泾渭分明。

老马识“货”

石杉裘

不久前,我和几个文友到安徽泾县旅游。回程时大巴车进入某服务区小憩。服务区内供应的当地特色食品小吃非常丰富。不过,可能是商品不对路或者价格没优势,同行者几乎没人消费。本来我也准备走了,突然看到一处临时摊位的条桌上堆满了用红色塑料网兜包装的咸鸭蛋。走过去一看再一拎,因为我平时每天要去买菜,因此知道这网兜里的咸蛋新鲜分量足,每只咸蛋居然都有两只鸡蛋大。网兜附的一张小纸片上印着生产厂家、食品标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食用方法、储存条件等,配料表是高邮鸭蛋和精制食用盐两项,价36元。每只2元,与超市的价格基本一致,但品质大小肯定比普通超市好不少,于是我就买了一袋。

回家随机剥开一只咸蛋蛋壳后,吃口咸淡适宜鲜洁,还是双黄的,红油正款款溢出。我把此景拍了照片放在驴友群后,大家纷纷点赞我是老马识“货”,赖兄表示今后如要在旅游景点购物,就跟着“老马”。

其实我这匹老马识“货”,是经过好多次失“蹄”教训才得来的。其中最郁闷的一次也是买咸蛋。那次我去某市开会,高星级的酒店大堂上有一款包装盒十分精致高档的咸蛋样品。当时拎在手上沉甸甸的,感觉物有所值,于是买了两盒,一盒准备送亲人。谁知到家打开后,发现原来“沉甸甸”的是包裹咸鸭蛋的黑封泥的分量,剥开后里面的咸蛋又小又不新鲜,不仅不能食用,而且还有几只变质了。

从此,自己总结出了在景点购物前一定要注意商品的价格、质量和性能都要“透明”,特别是食品。这样,才能买到价廉物美适合自己的商品。

会沉的“楠木”

刘笑冰

多年前,单位组织到长江三峡游览。游船溯长江而上,每到一个景点上岸游玩,同事都会买一些吃的玩的。

最后一站到了某古城,参观完博物馆,我们来到购物大厅,这时我和同事小吴两手空空,啥也还没买呢,都想买点东西带回去。转了一圈,几乎同时看到一块小木头:灰泥土色,半个巴掌大小,一头半圆形,一头方形,方形的尾部被削成薄薄的斜面,上面一排细细的刻痕,有点像梳子,卧在古色古香的盒子里,被周遭的氛围衬托得很有年代感。标签上写着“楠木”,标价35元。刚听导游在车上介绍,此地出土了古人的棺木,有用楠木做的,放在水里是不会下沉的。看到实物,我们兴奋又好奇,价格也不算贵,就是它了!我们一人买了一块。回到车上,大家争相展示所购物品,我们拿出宝贝炫,同事说楠木不可能这么便宜,是假的。我和小吴不服气:“博物馆怎么会卖假的!”

当天返程,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拿脸盆装水,我捧出楠木放进去,期待奇迹出现,一秒,薄的一面先入水了,二秒,整块木头就拽着我的心一起往下沉……我傻眼了,会不会是水放少了?续了满满一盆,复投,沾水即沉,吸饱水了嘛!本想给家人看奇迹的,结果,家人奇怪地问:你花35元就买这么一块烂木头回家?但我毕竟没舍得扔,35块嘞!

这以后出去旅游,我就不在景点买东西了,要买特产到超市,当地人的购物场所,总不可能买贵买假吧?而且以买吃的为主——旅游途中觉得不错的东西,买回家基本都是束之高阁,和那块“楠木”一样。

不购物,只买书

戚凌尔

到景点旅游,我基本不购物。但有例外,那就是买书,确切地说,是买和本次旅游景点相关的书。前几日,我将这些年来在景点购买的书整理了一下,竟然有几十本之多,像《鼓浪屿览胜》《杭州游览手册》《莫干山导游》《狼山风光》《扬州名胜》《杨贵妃传说故事》《一代名园的兴衰》等。我在买的书上写上购买年月日,现在重新翻阅这些书感慨万千。

有人好奇,别人到景点,大包小包买了不少当地土特产,你为什么不买?我说,这书也是当地土特产啊!早年,没有手机,买了书,等于请了免费导游,然后根据时间、喜好,挑选景点去玩,因此,书是我的旅游指南;书上往往有当地土特产介绍,道地一点的,书上还标注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到正宗的土特产,因此,书是消费必备,虽然我不购物,但我向同行的朋友介绍,让他们买到正宗的土特产;书也是很好的资料,对我写旅游文章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另外,书也是珍贵的档案,我会经常拿出书来,一边翻阅,一边回忆当年旅游的种种趣事。书可以永久保留,到景点买书是最合算的事情。

1982年10月17日,我去莫干山出差,在莫干山荫山饭店买了《莫干山导游》一书。2023年7月,我再去莫干山,带上这本书,按图索骥找荫山饭店,却无论如何找不到,问当地原住民,也茫然,于是我将《莫干山导游》拿出来,见是1982年的,年轻人哪见过这?后来找了个50多岁的柏师傅,柏师傅说荫山饭店早就拆了重建,柏师傅说他也没见过这本书。接待大厅的工作人员都围拢来看这本书,旅游书成了新闻,真让人想不到。

只要喜欢,无需理由

君韵

每次外出旅游,我总会买些一看就喜欢的东西。眼下我已有40多件石雕、木雕、玻璃器皿、水晶制品、竹器、陶器……“只要喜欢,无需理由!”这就是我购物的理念。

那年去湘西凤凰古城游玩,一眼看到一家店里有座木雕十分精美。木雕上佛祖慈祥地端坐中间,四周簇拥着的十八罗汉也都笑容可掬。我很喜欢,立即买下。如今摆放在橱柜里,我一见它就喜笑颜开,心里的愁闷会一扫而光。有一次在宜兴买紫砂茶壶,一把壶壶身刻有篆文“可以清心也”。此一句回文诗可分别读成意思相同的五句,颇有情趣,我就欣喜地付款捧回。前年我曾在新西兰瓦纳卡湖畔垂钓,之后一直想买一套渔具。去年在杭州看到有收纳了成套钓具的鱼匣,仅重2公斤。我大喜过望,当即付了400元买下。今后外出垂钓,一拎就走,方便极了。有时购物处于“买”还是“不买”的纠结中,我就想“今后或许不再来此地了”,依旧银货两讫。

我还对土特产一见钟情。那年乘绿皮火车去南京,沿途买了昆山阳澄湖大闸蟹、苏州豆腐干、镇江肴肉……我母亲吃了大闸蟹和肴肉赞不绝口。去年我到常州一游,买了常州特产横山桥百叶和豆炙饼,分送几家亲戚,他们都夸这豆制品吃口细腻滑爽,果真名不虚传。还有一次自驾游去溧阳,忽闻缕缕清香,原来一家米行正出售晶莹雪白的新米,同游者四人各买了30斤。我分送一些给邻居,他们都很惊喜。因这优质的溧阳米熬成的粥漂浮着厚厚一层米油,最滋补身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也是我的喜好。

下次外出旅游,不知还会买啥。但只要我喜欢,一定爽然付款!

景区购物谨慎为好

邵天骏

喜欢旅游的我去沿海城市旅游,想看看与同样是沿海城市的上海有什么不同。诚然,那里的自然风光着实令人着迷。也许是盛产珍珠的缘故吧,并连带出各种漂亮玉镯热销,许多景点都有卖珍珠项链、玉镯的摊位。珍珠雪白饱满,玉镯晶莹剔透,十分惹人喜爱。我在多个摊位前认真询问,仔细观察,摊主告知他们卖的绝对是上品、真货,且有质量保证书。询问价格很有诱惑力。据称,是原产地薄利多销。因摊主态度诚恳,有问必答,也没有强行推销,我们信了。带回上海后,有经验的老法师一眼就看出这两款“珍珠项链”和“玉镯”要么是次品,要么是假货。原来,“珍珠”是用次料研磨成粉末重新压的,“玉镯”则是用玻璃冒充的。

无独有偶。那次我在某景区看到有当地产的大红枣卖,个大软糯适中,色彩红艳诱人,遂买了一些回去品尝,原来却是暗地里浸泡过的,看起来外表挺括,肉感却很差。尽管想去找摊主理论,但我们住的宾馆离景点已不是一点点路。只做一次性生意、不在乎回头客的摊主,是不会担心有人专门找上门的。类似的购物陷阱,多发生在一些风景名胜区,游人不知不觉就会挨上“温柔的一刀”,事后一旦醒悟,感觉商品名不副实,也常常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追悔莫及。

为此景区购物我给自己约法三章,如果对喜欢的物品不领市面,不知真假,总价又较高的,还是不买为好;若途中确需购物,最好事先做足功课,请懂行的人指点迷津,有备而去;同时购物要到有信誉、有资质的商家去买。人在景区,购物多留一个心眼,才能乘兴而去,放心而归。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