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沉浸未来视界 因为电影,人与人相聚此城
第6版:文体汇 2025-06-15
上影节金爵盛典昨晚举行

因为电影,人与人相聚此城

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七位评委

《一江春水向东流》配音剧组亮相金爵盛典 本版图片 记者 王凯 摄

扫码看视频

又一年,2025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两条光影长河在时间的刻度上交融激荡,又各自回响。

又一届上影节,来自全世界的电影人和影迷,在上海相遇。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部永不落幕的电影,它的光影肖像在电影里不断生长,每一帧都带着生活的温度。

又一个星光熠熠的夜晚,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昨晚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举行,开幕影片《酱园弄·悬案》剧组、暑期档电影《东极岛》《无名之辈》系列电影、《长安的荔枝》《捕风追影》等剧组,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和亚洲新人奖单元入围剧组主创等,以及金爵奖的国际评委们,共赴光影盛宴。星光与梦想,照亮了这座“电影之城”。

1

一封情书 写给电影

昨晚的金爵盛典在《电影之城奏鸣曲》中拉开帷幕。在交响合唱《渔光曲·银色的梦》的映衬下,精选剪辑《电影中的上海》和AIGC短片《电影人物到上海》,宛如一首历史和现实交织的“奏鸣曲”。在经典的画面里,在流淌的音乐里,在每一点小小的想象和创造里,属于电影人的骄傲和荣光,熠熠生辉。

在金爵奖短片、纪录片、动画片、亚洲新人单元入围剧组主创逐一亮相后,在热情的、由衷的掌声里,在追逐和信任的目光里,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七位评委款款走到舞台中央,共同写下了一封寄给“电影”的情书。

中国导演、编剧、纪录片制作人杨荔钠说:“对我来说,电影是一条流动的河。淌过女性生命的河床,让每一个‘小小的我’都被记录、都被珍藏。”希腊制片人萨纳西斯·卡拉萨诺斯说:“我希望能汇集故事与光明,并以此聚拢人心。”阿根廷导演、编剧伊万·冯德说:“电影于我,是现实深处传来的窃窃私语,我用镜头捕捉它们,编织成《音讯》,在世界回响(其最新作品《音讯》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摘得银熊奖评委会奖)。”印度导演、制片人、编剧基兰·饶说:“电影就像生命之树,它的枝干跨越时间与文化,用影像撑起我们共同的记忆。”中国演员咏梅说:“书本,是照见灵魂的灯光;电影,是我凝视生命的镜子。在光影叙事的长河里,我愿做一个‘天长地久’的摆渡人。”中国演员、导演黄渤说:“做导演时我拿着对讲机,然后大声地喊,我要的是五彩斑斓的黑。做演员的时候,我翻着白眼,把导演这些扬扬得意,又不切实际的想法变成表演。一个是痛并快乐着,一个是快乐并痛着。”

本届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意大利导演、编剧朱塞佩·托纳多雷踏着自己导演的电影《海上钢琴师》旋律走上舞台。在全场观众的欢呼声中,他诚挚地感谢组委会的邀请,也感谢所有评委将与他共同赏析和讨论所有的参赛影片,“作为电影人,能在如此梦幻的氛围中享受电影,并且从中学习,这是非常荣幸的。能与世界各地的同人交流观点,这传递出的是一份和平与共存的信号。”他动情道,“致敬上海,致敬和平,电影永生。”

2

一份邀约 递向全球

从1905年的那束微光开始,中国电影便承载着民族的梦想、时代的印记、人生的悲欢,在方寸银幕间,雕刻着属于我们的时光记忆。歌手张靓颖联袂上海爱乐乐团,用《念念不忘》《画心》《我用所有报答爱》组成的《光影之约》,致敬中国电影长河中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和一座座丰碑。随后,演员梁家辉、倪妮、惠英红、朱一龙、吴磊先后登台,现场揭晓了主竞赛单元的12部入围影片。他们说,电影人心中的信念与勇气就是一座灯塔,激励着大家乘风破浪、不断前行。他们说,金爵奖的入围,就是对这份坚持、这份梦想最好的回报与认可。

上海是“电影之城”,自1993年创办以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办节宗旨始终如一,同时不忘对行业的创新引领。本届电影节开幕片《酱园弄·悬案》在金爵盛典后进行世界首映,同时它在上海150余家影院同步特别放映,新模式备受影迷关注。导演陈可辛则这样介绍这部上海题材、上海拍摄、上海出品的电影:“我对上海有特别的感情,我从小到大都听爸爸说上海话,这里有他的梦想。他一直希望在这里生活,他的偶像是鲁迅,他盼望在亭子间写字,做一个穷作家。可惜《酱园弄》开拍前几个月他去世了。开拍时,我见到了真正的亭子间,觉得他在我身边就好了。”他抬起手腕,戴着爸爸曾经戴过的手表,每一次来上海都会戴着哪怕不再走字的手表,“谢谢那么多演员,帮我爸爸圆了梦。”

从《茉莉花开》到《罗曼蒂克消亡史》,再到《酱园弄·悬案》,扮演过许多上海女性的章子怡说:“每一次扮演生活在上海的女性,都能获取一份特别的力量。有一些角色她们的外表或许温婉,或许精致,或许像詹周氏一样是柔弱的,但是她们骨子里都有藏不住的智慧和任性。”她还不忘推荐“酱园弄”的实景地乍浦路,“大家看完电影,可以去打个卡,看一看。”最后,章子怡和陈可辛用一张纪念电影票,携手邀请影迷和市民游客,加入“人人可参与,全城皆光影”的电影节狂欢。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