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30”巡飞弹
“英雄-120”巡飞弹
“ST-35寂静惊雷”巡飞弹
“弹簧刀-300”巡飞弹
说到诸多能改变战场态势的新武器,巡飞弹(或称自杀式无人机)肯定能算一个。早在1982年叙以贝卡谷空战期间,专门瞄准敌方雷达的“自杀式无人机”便横空出世,以低廉的价格和蜂群式的“群殴战术”让敌人防不胜防。如今,有新技术加持的巡飞弹更上一层楼,搭配光学和红外传感器,像猎人般徘徊于战区,目标一露头就予以摧毁。无论是持续三年多的俄乌大战,还是今年5月7日至12日突发的印巴冲突,它们的身影都变得越来越频繁。
以色列的创新
在当今军贸市场上,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堪称巡飞弹销售大户,早年推出的“哈比”几乎定义了此类武器的设计原则,作为一种“发射后不管”的武器,发射前输入预定坐标和飞行编程,抵达预定区域后持续盘旋搜索,获取敌方雷达频谱信号后便循迹攻击,其重量为135公斤,配备32公斤战斗部,时速640公里,续航时间为4小时,作战范围达200公里。2016年推出的“哈洛普”采用0.8至18吉赫的通信频段,结合无源寻的传感器,能捕捉较低频段的雷达信号,打击精度更高。更高档的“罗特姆”巡飞弹凭借双路数据链,能使操纵者中途召回或修改攻击路线,打击其他目标。
除了IAI,同样来自以色列的U视窗公司推出“英雄”系列巡飞弹,它们都可垂直发射,由电力驱动,飞行噪声和雷达回波信号很小,隐蔽突防能力强,像“英雄-900”和“英雄-1250”巡飞弹,分别携带30公斤和50公斤的战斗部,射程为150公里和200公里以上,续航时间为6小时和10小时。U视窗CEO阿维·米兹拉希称,他们致力于将巡飞弹普及到单兵身上,“让每个士兵都能随时随地拥有立体攻击能力”。2022年5月,U视窗通过兼并斯皮尔公司,获得Ninox系列微型无人机技术,继而推出“萤火虫”单兵巡飞弹系统,完整系统只有15公斤,包括三枚巡飞弹、一个控制单元和一个坚固的平板电脑,士兵完全能装在背包中行军,它能在1500米范围内连续飞行15分钟,若未找到目标,也能顺利回收,“我们的设计目标就是为小型步兵班提供超视距打击能力。”米兹拉希说。
埃尔比特系统公司是以色列另一家巡飞弹巨头,它也热衷于电动路线,2016年9月推出的“天行者”电动巡飞弹采用直线设计和X形尾翼,时速能达到185公里,携带15公斤战斗部时续航1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家公司的巡飞弹都被印度军方购入,像“天行者”还被授权给印度阿尔法技术公司本地制造。本轮印巴冲突中,这些巡飞弹密集攻击了巴基斯坦的军事基地与雷达站,牵制了巴军不少防空力量。
俄乌难分高下
2022年俄乌开战后,来自东西方的巡飞弹也粉墨登场,各显神通。过去三年,美国军援了近千套“弹簧刀”系统(每套包括发射器、手持控制站和多枚巡飞弹)。其中,相对袖珍的“弹簧刀-300”全套装备仅重2.5公斤,士兵能背着到处转移,需要时从类似迫击炮的发射管里射出去,巡飞弹打击距离有10公里,时速100公里,战斗部威力相当于一发40毫米口径榴弹,对暴露于旷野的步兵颇具杀伤力。需要车辆搭载的“弹簧刀-600”全套重54.4公斤,每枚巡飞弹能携带10公斤重的破甲战斗部,能从上到下攻击敌方装甲车辆最脆弱的顶部,而且能在夜间使用红外瞄准具作战。正是汲取“弹簧刀”的思路,乌克兰人也弄出更便宜的“ST-35寂静惊雷”巡飞弹,其翼展有2.6米,能携带3公斤战斗部,续航时间为40分钟,射程为30公里,主要打击暴露的雷达站和装甲车辆。
身为冲突另一方,俄罗斯的巡飞弹也不含糊。有证据表明,俄军广泛使用绰号“立方体”的巡飞弹实施攻击,它由卡拉什尼科夫集团旗下的扎拉航空公司制造,采用三角翼布局,翼展1.21米,有效载荷3公斤,采取火箭助推器发射,电机驱动飞行的方式,续航时间为半小时,射程40公里。为了把武器成本降到最低,俄罗斯人进一步弄出了大量使用民品的“天竺葵-2”巡飞弹,发动机降级为50马力的摩托用汽油机,使用普通的97号无铅汽油,螺旋桨是塑料甚至木制的,巡航速度也降到150公里以下,但航程延长到800公里左右,它的抗干扰阵列天线也是用民标产品。看似如此“寒酸”的“天竺葵-2”自2022年9月大规模投放战场后,俄军经常以数以百计的“天竺葵-2”饱和攻击乌军阵地及热电厂、燃油库等战略目标,摧毁了乌军大量高价值装备,取得“以小博大”的效果。
全球发展情况
全球范围内,巡飞弹的开发可谓“百花齐放”,已非过去几家大公司垄断的局面,而且设计思路越来越“平民化”,强调使用现成技术与“货架商品”,务求“便宜管饱”。保加利亚赫里斯托·博特夫军事大学推出的“火花”巡飞弹干脆是在民用四轴无人机上叠加传感器与炸弹的“速成品”,他们搞的另一种喷气式巡飞弹“复仇女神”,也大量采用航模材料制造,据说单价只有30万美元左右。
阿联酋的EDGE公司推出“阴影”系列巡飞弹,如“阴影-25”和“阴影-50”都用弹射器发射,分别携带2.5公斤和5公斤战斗部,速度为450公里/小时,续航时间分别为1小时和2小时。“阴影-25”的作战范围为70公里,“阴影-50”携带50公斤有效载荷时,以20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续航时间为4小时。
至于未来巡飞弹如何发展?U视窗董事长亚伊尔·拉姆拉特表示,人工智能将不可避免地融入巡飞弹设计中,从而摆脱对卫星导航的依赖,实现更高的飞行自主性,增强蜂群攻击能力,以极低成本完成高效突防。 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