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裘颖琼)6月1日起,《上海市灵活就业人员自愿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实施办法》施行。新政不再限制户籍,拓宽适用职业范围,将期满提取放宽为自由提取,将办理渠道从市公积金中心的各区管理部柜面拓展至线上随申办渠道,让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得以享受住房公积金福利。记者从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新政实施以来,截至7月6日,新增签约人数4000多人,人均月缴超1100元。
从缴存签约人群结构看,外省市户籍人员超过了本市户籍人员,40岁以下的占半数以上,体现了政策对于新市民、青年人的吸引力。
新政没有户籍限制,港澳台和外籍灵活就业人员亦可参加。按2024年度缴存标准,月缴存额最低为270元,最高为8860元。保险代理人赵晋选的是最高一档,他说:“公积金是一种强制性储蓄,退休也能一次性提取,但好处远远不止这些。未来我要在上海置换房产,公积金贷款利率远远低于商业贷款利率。此外,缴存公积金还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在计算缴纳个税时可以扣除。”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还推出多项措施,方便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公积金。比如,可以选择按月、季或半年缴存;因收入变化不能正常缴存的,可以办理停缴,停缴后重新具备缴存条件的,可以随时恢复。同时,把办理渠道从柜面拓展至线上“随申办”。
据悉,新政策推出后,市公积金中心派员走进工会驿站、街道社区及行业协会,深入灵活就业群体集中的快递、外卖、保险等行业和单位,开展政策宣传,答疑解惑、指导帮办,促进政策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