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圆木(外三章) 中国画 逛街 父亲留下的翻译手稿 菜馒头,肉馒头 绿萝白兰花
第13版:夜光杯 2025-07-14

逛街

魏心宏

我上小学三年级那年,家里突然由部队大院搬到了上海的南京路上一条幽静的弄堂里。弄堂很深,所有的住户都集中在弄堂的底部,一家一户的大院子。弄堂的前部就是悠长的进口,两边种着被收拾好的一人多高的法国冬青树。我们每天都会从那里经过,一出弄堂就是繁华人群熙攘的南京路。这条路上永远都有着那么多闲逛的人。男人们都喜欢戴个礼帽,而女的则都互挽着胳膊,一边嘻嘻哈哈说笑着,一边向四处张望着。她们会时不时停下脚步走进沿街的店铺里,也不一定非要买什么,就是看看也好的。有的女的还穿着高跟鞋,走出店门的时候,她们身后的男人就会跑上去搀扶,生怕她把脚扭了。女人们捂着嘴嘻嘻笑着,声音在周边回荡。

我们小孩子空下来的时候就喜欢集中到弄堂口,在那里踢球、追赶或者是猜谜。虽然单调,却比在家里窝着有意思,各种游戏在我们的小玩伴之间传递、互动。谁也不会去留神那些整天吃饱饭就来逛街的闲人。

上海街头有着无数看上去游手好闲的人,他们外观讲究,头发丝滑铮亮,衣着时髦,最讲究的要算鞋子,女式高跟鞋的鞋跟上还带有小铁钉,走起来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男士则爱穿三截头的皮鞋,有的三截头居然有三种颜色,显得很花哨。他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可我却很看不惯。

让我无法理解的是,这些人永远都在街上闲逛,川流不息,绵延十里。他们从早逛到晚,从西服定制店到冰激凌咖啡店,从卖花布绸缎的绸布店到充斥着各种南货甜点的食品公司,他们无目标却又很有选择地进出各种商店,为了满足这些人的要求,沿街所有的地方全部都开成了商店,有的店家门面气派,占地很广,有的则逼仄狭窄到连进去都要侧着身子才行,不管是什么样子的地方,全都要开成商店,生怕因为不是商店会影响了那些逛街者的心,败坏了他们逛街的兴致。

我们家在南京路上住了很短的时间就搬离了,大概父母认为这个地方太不适合我们成长了。我们搬到了人迹罕至的“梧桐区”,那里不要说逛街的人很少,连商店都看不到,路两边都是带着篱笆或者干脆就是高大的院墙,路上汽车也很稀少。路边洋槐树上的知了拼命嘶叫,给了已经很热的天气平添了烦躁。

我上了中学后,有一次去了南京路,走过以前住过的那个地方,街上依然还是那些悠闲的逛街人,他们丝毫也没改变,而沿街的商店换了一批又一批,渐渐地,我们觉得时代在变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