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的白鹭
本报讯(记者 解敏)北京时间7月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正式公布,崇明等9个中国城市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今年,全球共有16个国家的31个城市获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包括我国的9个城市:崇明、大理、福州、杭州、九江、拉萨、苏州、温州、岳阳。“国际湿地城市”是展示生态文明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截至目前,全球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74个,其中中国有22个,数量居全球第一。
崇明区拥有丰厚的“湿地家底”和丰富的湿地生态价值。按照《湿地法》口径,全区湿地总面积约27.8万公顷,湿地率达68.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倍多。岛内16173条大小河道纵横,26523处小微水体星罗棋布,外围滩涂湿地呈现环圈状,岛内河流湿地呈井字形交错。2023年7月,上海市政府正式向国家林草局推荐崇明申报国际湿地城市。
“国际湿地城市”评选的首要标准即拥有国际重要湿地或其他湿地保护区,此外还包括实施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将湿地纳入了国土空间规划,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的认识等。崇明区内分布着2处国际重要湿地(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和7处市级重要湿地,湿地保护率达60.73%。
从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成功晋级为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到崇明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世界级生态岛”的成色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