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7日 星期日
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个人房贷需求回升 7395个“路上的家”一键直达 “灰头土脸”可“点浆成金” 行车之旅更丝滑  长途短途可接驳
第6版:上海新闻 2025-07-25

“灰头土脸”可“点浆成金”

工程废弃泥浆新材料在多项重大工程中应用

每小时可消纳泥浆一百方的移动式工程泥浆处置点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本报讯(记者 裘颖琼)如今,上海全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已近900公里,通车的越江隧道总数达18条。然而,如何处理地下空间建设中产生的工程废弃泥浆是一个顽固难题。这些“灰头土脸”的泥浆稠度大、自然脱水难、污染易扩散,一直被认为是最难循环再利用的废弃物。如今,这一难题有了解决方案,隧道股份城建物资依托新材料科创中心打造的上海首个移动式工程泥浆资源化循环处置示范基地,通过将泥浆转化为低碳新材料——流态固化土,做到了让泥浆“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行业数据表明,上海每年约产生3000万方工程废弃泥浆,若将它们堆积起来,可将4200个标准足球场灌满至1米高。这些泥浆既不能直接排放,又难以自然沉降,以往的处置方式多采用“无害化填埋”,即把泥浆脱水干燥压成泥饼填埋。但这一方案能耗成本极高,且存在环境污染风险。

对此,隧道股份城建物资提出了“点浆成金”的解决方案。“我们研发了一种低碳型土体硬化剂,只要将废弃泥浆经过预处理后,再与土体硬化剂通过精准计量搅拌结合,就能让泥浆转化为可供工程施工使用的流态固化土。”隧道股份城建物资新材料产业化事业部总经理李欢欢表示,制备完成的流态固化土抗渗性好、性能稳定,可用于无缝填充排水管沟槽、建筑顶板、地下空间等多种用途。

新材料整个生产过程无其他废弃物产生,也避免了泥浆脱水等高能耗工艺环节,真正达到了泥浆100%资源化、低碳化利用的目标。目前,隧道股份城建物资已在上海多个盾构隧道建设现场打造移动式的工程泥浆资源化循环处置示范基地,处置点制备完成的流态固化土,已陆续运往21号线一期工程等20余个项目工地,服务重大工程建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