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先生使用脸盆和水管来排水
家住静安区平型关路2199弄粤秀名邸的汤先生向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反映,不久前,小区8号楼26楼3户顶楼业主家突发严重漏水,厨房顶部“瀑布”倾泻而下,屋内瞬间“水漫金山”。事后维修时,屋顶开挖处竟形成十多厘米深的积水塘,让居民对屋顶防水性能和后续居住安全忧心忡忡:“马上台风来袭,真担心家里又要遭殃!”
暴雨致顶楼多户漏水
据了解,粤秀名邸小区2014年建成交付,共有32幢高层、3300多户业主。此次漏水事件发生在7月12日,直接“受灾”的是8号楼26楼的3户居民。汤先生回忆说,当天上海持续降雨,下午1点多,他女儿突然听到厨房传来哗哗的水声,过去一看,屋内已变身“水帘洞”,多条水柱从吊顶的缝隙处飞流直下,落地后水花四溅。“住顶楼确实容易渗水,但像这样直接漏穿,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汤先生连忙找来毛巾、抹布铺在地上,随后掀开吊顶寻找漏水点。“当时里面已经水漫金山,仔细查看才发现,水是顺着角落里的烟道口流下来的!”汤先生说,楼内居民在入住后,大多将厨房烟道拆除,因此顶部烟道口一旦“决堤”,就会如“瀑布”般直灌顶楼居民家中。
汤先生随后拿来脸盆放到烟道正下方接水,但因水量“汹涌”,几乎每隔十分钟就要倒掉一波;后来,他想出个办法,买来一根水管,先在脸盆上开个孔,插入水管,再将管子另一头放进水池,这样便实现了“自动排水”。“幸亏当时家里有人,否则厨房电器、客厅地板都要泡汤了!”汤先生庆幸道。
相比于汤先生的及时“止损”,他的邻居盛女士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家最近正在装修,厨房和客厅的地砖刚刚铺好。事发当天,房子处于空关状态,深夜11点多,她突然接到派出所打来的电话,才知道家中漏水了。“等我赶到时,屋内的积水已经漫过大门,流到了走廊里,是汤先生发现后及时报警通知我。”盛女士说,当她打开家门,客厅已成一片泽国,积水有两三厘米深;厨房也是“洪水泛滥”,屋顶不断有水倾泻而下。“我月初刚买了一批建材和家电放在家里,外包装的箱子都被浸湿了。”盛女士随即也效仿汤先生,找来空桶反复接水倒水,忙到凌晨2点多,屋顶上才逐渐止漏。
另据汤先生介绍,当天26楼另一户也遭“水灾”,25楼、24楼两户居民墙面出现渗水,好在情况不算严重。
屋顶开挖后现积水塘
事发后,汤先生立即联系小区物业报修,维修师傅也迅速上门查看,确认是屋顶漏水。但因动用维修基金需要走流程,加上周末不便施工,直到7月14日上午,维修人员才登上屋顶,依次对三户居民家烟道上方的屋面进行开挖。汤先生现场目睹,凿开屋顶第一层混凝土后,下方两层隔热砖和防水卷材中暗藏“危机”——挖至第二层砖时水喷涌而出,挖到楼顶板底部时,犹如“泄洪”一般,大量雨水从四周的砖块缝隙中急速涌出,很快形成十多厘米深的积水塘。
“为了排水,光用涂料桶就接了四五十桶水,后来还得靠水泵加速抽水才排净,可见水量有多惊人!”汤先生说,维修人员最终用烘枪烘干地面,回填新隔热砖和防水材料完成修复。记者来到汤先生和盛女士家中查看,目前居民家中已停止漏水,屋顶烟道口周围修复处留有明显施工“补丁”。
居民担心仍会有后患
尽管烟道口附近区域暂时修复了,但汤先生和盛女士心中的石头却没有落地,他们想知道:为何屋顶漏水如此严重?原有的防水层是否已经失效?他们更担忧:此次维修只是“治标不治本”,烟道口附近有积水,屋顶其他区域是否都已“沦陷”?再遇台风暴雨天气,家中客厅、卧室会不会也重蹈覆辙?能否对小区所有屋顶进行全面体检维护?
带着居民们的疑问,记者致电小区物业张经理。他证实,8号楼顶楼的3户业主家早前出现漏水,物业接报后,立刻与业委会沟通,申请使用维修基金,对漏水部位进行维修,目前修复工作已经完成,“短期内同一部位不会再漏”。对于漏水原因,他解释小区建成已11年,房屋老化导致屋顶出现裂缝,雨水渗漏积聚引发险情。针对全面检修建议,张经理表示因耗资较大,需征询楼内所有业主意见,“若居民维修意愿强烈,物业会配合业委会推进相关工作”。目前,居民们仍在等待更明确的屋顶安全保障方案。
本报记者 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