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部战区陆军某部抽组的100式信息化坦克分队
由海军陆战队某部抽组的轮式步兵战车分队
无人作战模块里出现的智能无人扫雷车和机器狗
战旗方队
东风-31BJ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车 本版照片均为 新华社 发
由预警机和歼击机组成的异型机编队
加油机与轰炸机通场
无人侦察直升机
>>>本报记者 吴健
今天上午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上,45个方(梯)队及联合军乐团参阅,出现多支彪炳抗战史册的英模部队,展示地面装备数百台(套)、各型飞机百余架,以壮盛军容呈现当今国防军事建设伟大成就。
华夏盛典 军威赫赫
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70分钟。受阅部队依照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顺序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
此次空中护旗梯队全由陆军航空兵抽组,出动的直升机不仅携带党旗、国旗、军旗以及条幅,还以密集编队组成箭头队形和数字“80”,展示了精确定位与多机协同的高超技巧。根据电视画面估算,从直-20领队长机携党旗飞临天安门广场算起,到数十架直升机排成的“80”队形完成通场,约两分钟的过程如行云流水,毫不拖泥带水。《解放军报》之前披露,近年来,我军频繁组织各型直升机大机群混编远程奔袭作战,机动指挥所实时掌握动态空情,每架直升机的飞行速度、高度、方位、剩余油量、武器挂载数量以及机载设备工作状态都一览无余,指挥员能够实时进行精确指挥,犹如在下一盘“胸有成竹的围棋”。很显然,“空中组字”绝非“花架子”,而是实战真功夫的“另类展示”。
与护旗梯队呼啸而过呼应,徒步方队在嘹亮军乐声中迈开大步,分别代表四大军种、四大兵种、武警、预备役、民兵和维和部队,其中军兵种和武警部队方队首次高擎军兵种军旗和武警部队旗亮相,反映了军兵种文化特质。徒步方队体现了“一老一新”,“一老”就是抗战老部队,受阅人员主要从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的单位及抗日根据地所在省份的民兵中抽组;“一新”就是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包括“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系。
9时45分左右,伴随着《钢铁洪流进行曲》的昂扬乐曲,搭乘车辆的地面战旗方队和装备方队隆隆开来。荣誉旗帜体现了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辉煌战绩,昭示着人民军队红色血脉代代相传。与十年前的九三阅兵相比,护卫抗战英模部队战旗的战士换乘更先进的国产第三代猛士突击车,象征着他们所在部队从过去的轻步兵向机械化、信息化跨越转型,成为“快速机动、全域作战”的铁甲轻骑。仅以电视画面给出特写的“刘老庄连”为例,前身系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1943年春为掩护两淮群众转移而力敌千余日伪军,全部壮烈牺牲,战后重建4连并命名为“刘老庄连”。新时代里,该连勇当变革先锋,多次率先列装先进装备,为全军探路,像2005年首次中俄联演,该连的高超战技与顽强作风博得现场观摩的俄国防部长赞扬。
陆上雄师 战力超群
随战旗方队开来的装备方队技惊四座,它们依照实战要求分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战略打击群,充分展示我军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能力。
陆上作战群向来是阅兵装备方队的开场大戏,“领头羊”是来自陆军的地面突击方队,22辆战车呈箭形排列,型号为99B式主战坦克、具备完全信息化和智能化特征的100式坦克和100式坦克支援战车,尽显机动夺要、攻坚突破的强大战力,是我军高技术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100式坦克和100式坦克支援战车外观非常科幻,堪称当前国内颜值最高的装甲战车,其最有价值的莫过于集成大量数字化设备的无人炮塔,乘员在装甲厚重的车体内,利用传感器随动调配武器瞄准射击,真正实现“发现即摧毁”,具备优秀的“猎—歼”作战能力。它们还采用了先进的战场管理系统以及综合导航装置,信息化程度很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战斗全重较小,两款新概念坦克战车的战略机动性要比动辄50余吨的99B式坦克更大,方便装入人民空军的大型运输机实施远程投送,能够遂行远程快速部署、战役目标夺控、战术纵深突击、城市攻防作战、联合火力引导等作战任务。
作为人民陆军的“铁拳”,此次远程火炮方队中受阅的191箱式火箭炮(简称“箱火”)拿出了两种新版本展示,一种搭载八枚370毫米口径火箭弹,另一种搭载两枚更大直径的地地导弹,覆盖射程从200公里至500公里之间的目标。它们的出现,主要因为未来战场将不再有“前线”与“后方”之分,火箭炮须具备打击不同距离上的各类目标的能力,又要简化后勤,强调设备通用化,做到反应时间短、战斗转换快、再装填耗时少。箱火采用第四代高机动越野底盘,能全域全天候机动,所搭载的模块化发射架能兼容多种口径的火箭弹或导弹,一旦需要,直接将特定弹药吊装到发射车上就能打。
高超精打“既快又准”
新世纪以来,巡航及突防速度超过5倍音速、飞行高度达到临近空间的高超音速武器方兴未艾,中国在这方面有何“撒手锏”呢?此次阅兵露出了“冰山一角”,仅海上作战群就拿出鹰击-19、鹰击-17、鹰击-20三款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并且分别选择吸气式、乘波体、双锥体等不同气动构型,涵盖这类武器的主要流派,网友将其戏称为“我全都要”。简单来说,鹰击-20采用的双锥体布局是最早成熟的高超音速气动方案,本质是“简化版滑翔弹头”,结构最简单,可靠性高,适合大规模量产列装,但只能做“小幅度滑翔”,突破8倍音速较难。做成乘波体的鹰击-17导弹气动效率更高,能利用高速产生的激波实施复杂机动,做出像打水漂般的动作,对手无法预测其弹道,更难有效拦截。至于吸气式造型的鹰击-19导弹则安装独特的超燃冲压发动机,能从大气中获取氧气,从而抛弃常规导弹沉重的氧化剂段,可在相同燃料重量下执行更长时间、更远距离的打击任务,并全程自主调整速度和高度,适合侦察、反舰、远程打击等“长航时任务”。从这些品种齐全却各有侧重的高超音速导弹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军工已从“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进化到“打什么仗,有什么武器”的层次,在新领域构建新质战斗力。
同样“以快制快”的利器,是防空反导群里公开的各种红旗系列对空导弹和海上作战群里出现的激光武器。众所周知,各种导弹武器中,对空导弹技术最复杂,而今天展示的红旗-19、红旗-29正是典型的第四代对空导弹,特征是“兼顾空天,反导(弹)反卫(星)”,在“全面预警,区域防御,分层拦截,重点保卫”框架下捍卫国家空天安全。这两款“新红旗”中,红旗-19的尺寸与美国萨德系统相当,在四轴高机动车上搭载六具拦截弹贮运发射管,可执行高度100公里左右的大气层内外拦截任务,而采用大得多的六轴车底盘的红旗-29主要对付更大高度和速度的高超音速导弹目标,并且一改过去的高爆破片杀伤拦截方式,采用“动能撞击”拦截方式,既可减少空间碎片,又可“物理摧毁来袭的大规模杀伤性弹头并防止附带伤害”。
无人利器 锋芒尽显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连带使得借助信息技术“狂飙突进”的诸多无人武器在多场局部战争中大显神威。面对这种新域新质战场挑战,中国军队将如何作答?此次阅兵,我军一口气拿出涵盖陆海空三大领域的无人作战群,回答了谁是当今的新质战斗力的弄潮儿。
由陆军第71集团军抽组的陆上无人作战方队,携带了具有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班组支援等用途的无人战车,侦打突击无人车实现“发现—判断—决策—行动”的作战循环,是现代无人装备融入现有陆军作战体系的重要装备;扫雷排爆无人车遂行扫雷排爆、通路开辟等任务,能够融入现有作战体系;而班组支援无人车与步兵共同构成班组作战单元,遂行弹药给养、物资器材伴随保障等任务,必要时执行伤员输送等任务。
海军某部牵头组建的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无人布雷系统,具备隐蔽布放封锁、自主探测识别、集群组网攻击等作战能力,是海上作战的“奇兵利器”。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型无人潜航器也是超出外界预料的装备,其外形类似一艘超级迷你潜艇,艇身近乎圆柱体,根据国外无人潜航器的发展情况,通常是执行水下侦察、扫雷、反潜、海底地形和水文情况勘察等任务,那么由此推测它的功能也类似。此外,从其结构来看,应该是一款自主式无人潜航器。
更受瞩目的海空军联合抽组的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包含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等新概念装备,可隐蔽出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创新未来空战新样式。尤其一款采用飞翼式布局的察打一体无人机能将雷达反射截面积(RCS)降到极值,且飞翼布局升阻比大,具有结构重量小、载荷航程大等优点,机腹设有内置弹舱,能够携带精确制导弹药,突破敌方严密防空体系、打击敌方纵深高价值目标。
战略重器 慑战全域
作为装备方队压轴登场的战略打击群,以巡航导弹、高超音速导弹方队与核导弹第一、二方队登场,而且这些“国之重器”不只来自传统意义上担负战略威慑任务的火箭军,海空军也有自己的“战略撒手锏”。
像巡航导弹方队中出现的长剑-20A、鹰击-18C、长剑-1000都是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多域慑战制胜的“点穴高手”,其中尺寸最大的长剑-1000是火箭军新型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特点是“快、远、准”,过去的长剑-10巡航导弹主要进行高亚音速飞行,飞行数千公里需要很长时间,这就给对方留下较多的反应时间,打击突然性不是特别理想。但长剑-1000就不同了,其能够进行全程高超音速飞行,飞过同样的距离所需时间要比长剑-10少得多,这样就能大大压缩敌方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甚至使对方根本来不及组织防空兵力实施拦截,突防能力显著增加。
而在高超音速导弹方队受阅的三款导弹中,东风-17造型最为独特,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弹道导弹,因为它的头部携载了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HGV),从外形上看整个头部就像大号的矛尖,横截面为三角形,透着凛凛之威。这种导弹的经典作战样式是,首先依靠导弹的常规火箭发动机助推加速到高超音速,然后释放出HGV,在大气层边缘进行高超音速滑翔飞行,最后攻向目标。由于其飞行轨迹不是传统的抛物线,而是像飞机一样进行机动飞行,轨迹难以判断。
至于能携带核弹头的核导弹第一、二方队里,首次公开的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地洲际导弹和东风-6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集体展示了我军陆海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值得注意的是,东风-61采用全新的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TEL),能在野外机动发射,作战灵活性和生存力大大提高。从国际上看,采用TEL底盘的洲际导弹平时隐藏在洞库基地内,战时驶入已经过精确测量的野外阵地实施发射,无疑会大大增加对手实施先发制人打击时的难度。
新歼亮相 逐梦苍穹
当战略打击群接近尾声时,空中受阅梯队主力如约而至,率先通场的是由“空警-500A+歼-16”“空警-600+歼-15T”编组的一前一后两个梯队,它们分别来自空军和海军。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空警-500A预警机大幅提升远程机动和复杂环境下的综合预警、联合指挥控制能力,而空警-600预警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具有预警探测、作战指挥等功能。之后,反潜巡逻机、电子侦察机、雷达干扰机、运输机、加油机、歼击机、教练机等陆续到达。
在这些空中明星里,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首次亮相的歼-20空军型歼击机“新剑客”——歼-20A、歼-20S以及歼-35海军型舰载机。歼-20A是歼-20的“升级版”,大幅提高了动力和传感器性能,是未来空中作战的尖刀力量。歼-20S是全球首款有串列双座座舱的隐形制空战机。而能由重型航母搭载的歼-35海军型舰载机是人民海军实现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变的标志性装备。这里要强调的是,万众瞩目的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服役在即,各界非常关心歼-35上舰的前景。通过观察歼-35的外观可以看出,它相比歼-20系列飞机更侧重多用途定位,能执行制空、对地/对海精确打击以及远程电磁压制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