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午电 有房、善于倾听、热爱西蓝花、渴望爱情……生活在新西兰的庭园蜗牛“内德”的征婚材料绝对拿得出手,却是蜗牛界的老大难。原因无他,只因为“内德”是壳上螺纹向左旋的“左撇子”蜗牛。
大部分蜗牛壳的螺纹向右旋,每4万只蜗牛中会有一只左旋蜗牛。螺纹旋转方向不一样的蜗牛无法交配,所以除非遇到另一只“左撇子”蜗牛,否则“内德”要一辈子打光棍。
为避免“内德”孤独终老,它的发现者、新西兰博物爱好者克拉克森为它在全国征婚。克拉克森是作家和插画师,对蜗牛格外感兴趣,一直在寻找左旋蜗牛。8月她在自家菜园子中发现“内德”,立刻意识到它与众不同。她把“内德”的照片寄给《新西兰地理》杂志的同事,并附上其他普通蜗牛的照片,该杂志随即在全国为“内德”征婚。
“内德”的名字源自美国动画片《辛普森一家》中的左撇子角色内德,因此它被媒体报道赋予了雄性性别。但其实大部分蜗牛是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只是不能自体受精。
尽管不挑性别,“内德”的择偶难度并未降低。虽然不少人热心牵线搭桥,但征婚邮箱中收到的照片都是被误以为“左撇子”的普通蜗牛。“内德”的个人问题甚至令不少外国媒体操心,被广为报道。然而,为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新西兰对外来物种入境有着严格规定,关上了“内德”发展异国恋的大门。
幸好“内德”还有大把青春,庭园蜗牛的寿命通常在2到5年,“内德”的蜗牛壳显示它差不多6个月大。
“左撇子”蜗牛觅得佳偶也不是没有先例:英国蜗牛“杰里米”通过征婚找到了另两只左旋蜗牛,在2年的生命中诞下后代56只,每一只都是右旋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