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智慧快餐 风 创意小摆件 透过城墙看风景 书房小趣 玉皇山巅的友谊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5-09-07

书房小趣

血红

现在想来,颇多遗憾。从小到大,好些年间,并无一间真正意义上的书房。

于是,小学时搬家一次,家里不多的一些书就丢了。初中后,自己得了一间单独的卧室,在卧室角落里,有一个那时节流行的双开门书柜,慢慢地,就被我填满了各色各样的书本。高考后,去了大学,又是一次搬家,那些陪伴自己近十年的书本,又散失大半。

大学时,省了好些伙食费,献给了校门口的书店。和床榻组合在一起的小书橱里,渐渐地又堆满了杂书。大学毕业时,懒得发快递回家,只挑了几本实在舍不得的装进了行李箱,其他的书本就随着一大堆的教科书,交给了收破烂的大叔。之后辗转了三四个城市,又重复买书、搬家、弃书的过程,认真想来,还是隐隐心疼。

最后到了上海,有好几年的时间租住,不断地买书,各色书本就随意地堆砌在卧室角落里。又更换了四次还是五次居所,好些书啊,也就这么莫名地在搬迁过程中和自己挥手告别。好些书,是有印象的。它们就好像人生旅途中,那一个个悄然随风消逝的老友,就这么融入了岁月的阴影。哪怕后来又找到了新的版本,终究不是那曾经的旧人。

结婚后,大抵是一种落地生根的感觉,驱散了那种居无定所的漂泊感。终于是,有了一间不算太宽敞,但是足够敞亮的书房。手工打的书柜,平齐天花板,颇为厚重坚固。锃亮的书柜门窗,则反射了书房窗外的树影。小区绿化极好,书房外,自家小院旁,就连小区的公共绿地,也有几棵大树,比自家小楼高出一倍有余。枝叶葱茏,满眼绿色,偶有大风吹过,树影摇曳,鸟雀乱飞,隐隐给人一种身处丛林之感。在钢筋水泥堆砌的都市丛林中,有这么一方静谧的小空间,也着实是难得。

每日一大清早,洗干净那个可以装两斤水的大茶缸,抓起一把茶叶撒进去,一壶开水倾泻而下,小小的书房里就有一缕茶香飘溢。于是,大半天的润口粮,就有了。茶水白气冉冉升腾,小音箱欢欣鼓舞,键盘“咔嚓”乱响。枝叶的影子在纱帘上乱晃,鸟雀在书房的屋檐上筑巢,每每有大小不一的翅膀在书房窗棂上乱挥,敲得玻璃“咣咣”直响。不多的时候,家里两只日益肥硕的猫,会昂首挺胸撞进书房,这里抓抓,那里嗅嗅,斜睨我一眼,极其无趣地又溜达消失。日子就这般极悠闲的,一天一天的晃过去。一篇一篇的文章被键盘敲了出来,身后的书柜里,原本疏朗的空间,又逐渐被一本本的书本充盈。渐渐的,这一溜儿书柜有点不够用了,于是,又将阳台旁一个小房间开辟成了小书房,装了两个书柜。等那两个书柜也快填满,在自己卧室的床头,又塞上了一个书柜。

渐渐地,那个书柜也快装满了,就在那个每日里写稿的、正经的书房旁,那个小小的休息室的小沙发靠窗处,又多了一个书柜。总感觉,随着家里书本不断增加,日后总要见缝插针地,将一个又一个新书柜,杵在家里各处,逐渐将好些无用的空间,变得书香四溢。但凡有书、可读书的地方,都是书房,这个概念,是不会有差的。

日子总是平淡的。每日里的正经事情,就是写写稿子,这是不用耗费什么精气神的。写稿之余,或者坐在书桌前,或者躺在沙发上,捧着书本,在指头和书页的轻微摩擦间,时间就这么一缕一缕地消逝了,自己脑子里,却逐渐地多了一些填充物。这种感觉,极好。

于翻书间,时间飞逝,却并无虚度时光的感觉,反觉得充实且满足。谨愿余生,与书为伴,就浸在这书房中,就浸在这书香里,足够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