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原本灰色的砖雕被光影“上色”
地面有可以互动的光影
“园主”的剪影在亭台上浮现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园主”在亭台中读书;“鹤鹿”在山石上玩耍;“萤火虫”在树丛中忽闪;游客挥挥手,砖雕就“活”起来……昨晚的古猗园,在光影的衬托下,焕发出别样的生命力。记者获悉,9月19日至10月19日,上海古猗园非遗文化月将以“光影+文化+园林”的方式亮相。值得期待的是,今年园方首次参与上海国际光影节,通过增设光影装置,为上海的夜经济和文旅融合发展增添新亮点、新活力。
非遗砖块“活”起来了
昨晚,趁着园方调试光影效果,记者提前一睹“盛装”下的江南园林。在北大门门口,古猗园第七代园主叶锦的Q版“数字人”热情迎客,节假日期间充满互动趣味的“园主会客记”将重现清代市井流动的场景。
走进园内,白墙上、花窗间,用光影投射出的粉荷摇曳、仙鹤展翅,一下子便将中式美学呈现在游客眼前。再往里走,“园主”夜读的剪影在幽赏亭上浮现,他最爱的鹤、鹿、鹅等动物也在山石、树木等“画布”上出现。更有趣的是,老园门“猗门”的非遗砖雕图案也“活”了起来,站在门前轻轻挥手,大象等吉祥图案被光影“上色”,成为流光溢彩的“活文物”。
“这次共设计了10余处光影布置,增加了约15台投影机和图案灯,设计时间超过一个月。”古猗园光影秀设计师谭正红说,“设计的难点在于,古猗园中有许多文物保护建筑,不能破坏或打孔。于是,我们就用最原始的‘抱箍’方式,对灯具进行绑扎固定。”
四大展览品读江南
除了光影秀外,记者看到,园方根据园主的爱好和园林营造雅趣布置的四大精品展也令人流连忘返。四个展览为“江南园林技艺常设展”“漫游江南园林特展”“园林主题顾绣作品展”“澄怀印心——叶锦篆刻收藏展”,从不同角度解读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9月19日,智慧古猗园的VR博物馆也将上线,游客可在梅花厅通过VR眼镜看到公园的珍贵藏品。
据悉,此次非遗月,古猗园全新升级“猗莲悠梦”夜游品牌,以园主叶锦的生活美学为脉络,借助前沿数字光影技术,重现《澄怀堂印谱》及《古猗园记》中记载的文人雅事。其间,古猗园将与昆山昆剧院首度联袂,在园林实景中上演沉浸式戏曲,市民可以“移步换戏”,在亭台楼阁间感受旧时园主的听戏乐趣。
每日18时开始亮灯
记者获悉,9月19日至21日、9月30日至10月8日,光影秀将从每日18时持续至21时;在非遗月的其余时段,光影秀将从每日18时持续至19时30分。同时,即日起至9月19日,公园门票半价优惠。中秋佳节,身着传统中式服装或手提鱼灯的游客可免票入园。
此外,健康快闪、非遗市集、银杏祈福等活动会在非遗月期间登场,与雷允上联名的文创也将亮相。形式多样的互动体验点亮园林夜生活,为市民游客打造“夜游、夜赏、夜购”的一体化消费场景。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