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迎客1.63亿人次  消费3132亿元 召稼楼农耕文化园乡村烟火气介浓 党建引领  破解老梯换新烦心事
第3版:上海新闻 2025-10-07
离繁华不远 离泥土很近 “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召稼楼农耕文化园乡村烟火气介浓

召稼楼农耕文化园

特色农家饭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位于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的召稼楼农耕文化园,凭借“农文旅”融合的特色模式与浓郁的乡村风情,成为市民短途出游的热门之选。文化园以特色民宿、农家餐饮、亲子教育、团建宴会等多种业态为核心,打造了“九间坊”乡村民宿,引入召稼楼网红小吃,开辟农场体验区等特色项目,不仅展现出乡村焕新发展的生动图景,也为都市人提供触手可及的“诗与远方”。

文化园内,召稼楼钟楼每日钟声回荡,重现古时“闻钟垦荒、听钟收工”的农耕场景;森藏Bloom农场内绿油油的大草坪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帐篷区温馨舒适,烧烤、窑炉披萨、篝火、滑草、萌宠互动等活动丰富多彩。从市区专程前来的周女士告诉记者:“朋友推荐这里,假期特地带家人过来体验,确实是‘遛娃宝地’,风景如画,随手一拍都很出片,大人小孩都玩得很开心,以后会常来。”

据召稼楼农耕文化园总经理陆洪君介绍,园区内的开心农场预计于10月中旬推出20平方米土地的认领服务。家长可以带孩子参与播种、辨识作物,沉浸式体验“春种秋收”。每块土地年费为1588元,含土地使用权、种植指导及每月两次3到5公斤蔬菜配送。“即使客户没有时间打理,我们也会安排专人代种,确保他们吃到新鲜有机的蔬菜。”

作为文化园的“人气担当”,餐厅内11时至14时限时供应不同的召稼楼特色小吃,汤阿姨馄饨、杨嫂嫂八宝饭、嬢嬢塌饼等轮番登场,成为游客的“美食聚集地”。从浦东赶来的孙大伯说:“以前在召稼楼景区买汤阿姨馄饨要排长队,现在这里就能吃到,干净实惠。”

除了满足游客的味蕾,文化园还通过“产业内循环”助力乡村振兴。餐厅优先采购革新村合作社的有机蔬果,部分农产品还被开发成伴手礼,让游客把“乡村味道”带回家。

更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园探索的“滴滴阿姨”灵活就业模式,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赚钱”。长假期间,用工需求增多,陆洪君通过微信工作群发布保洁、帮厨等临时岗位,村里阿姨们可根据空闲时间“抢单”。“既能顾家,又能为家乡出份力,还能赚点零花钱,一举多得!”村民朱阿姨表示。目前,已有数十位村民加入“滴滴阿姨”队伍,她们不仅认真工作,还主动宣传文化园,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名片”。

“我们主要采取预约制,长假期间,顾客接待量接近饱和,其中,家庭游客订单占比超七成,客源大多来自老客推荐。”陆洪君表示,“我们没有做太多商业推广,靠的是干净卫生、价格亲民和烟火气留住客人。”未来,文化园将持续优化农场体验区,丰富研学活动内容,让更多人感受“距城市不远、离乡村很近”的宜居生活。

本报记者 赵菊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