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菊玲)“十四五”期间,闵行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900亿元,总量均位居全市第二;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约8%,保持全市首位;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闵行区“高水平打造开放创新强磁场、产城融合新高地”。
据介绍,2024年,闵行地区生产总值达4119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0.6%,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到73.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6%,高于全市9个百分点。
“十四五”期间,闵行紧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推动开放与发展双向赋能。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闵行部分)累计落户企业近2.8万家,总部型企业达275家,2024年实现税收109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2倍。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汇聚120个国家(地区)8.5万款商品;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跨境电商进口业务销售额占全市40%以上,连续两年居首位。
闵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累计拥有3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十四五”以来,全区共荣获1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10项(人)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培育1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65家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全市领先。建成华谊万创新所、龙湖淡水河畔等一批科创载体,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落地,大零号湾科创策源孵化器等高质量孵化器加快建设。
5年间,闵行累计完成不成套房屋改造55万平方米、“美丽家园”建设240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和无卫生设施改造提前“清零”。加快推进7个“城中村”整体改造,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7.1万套,“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可用床位达8000余张。建成9个教育集团、14个学区,14家社区医院在全市率先实现CT全覆盖。建成养老床位17552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10家、助餐服务场所19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