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居民用废旧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来“占位” 李晓明 摄
虹口区大连路975弄大连小区居民向“新民帮侬忙”栏目反映,小区本就面临“车位荒”,还因紧邻和平公园、停车费低,吸引了大量外来车辆前来“蹭停”,居民只得用废旧自行车、铁链甚至信报箱“占位”,“抢车位大战”天天上演。大家盼着物业能拿出实招,规范停车秩序。
“我们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基础设施本来就差,停车位更是‘僧多粥少’。”居民王先生说起停车难,满是无奈。他告诉记者,小区里没有专门的停车场,仅在楼栋前的过道地面划了些编号车位,“白天看着空车位不少,其实都被‘占’了,晚上回来才知道有多难。”
记者走进小区,果然看到不少空置车位上“花样百出”:2号楼前,废旧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用麻绳捆在一起,牢牢“钉”在车位里;13号楼附近,一辆锈迹斑斑的三轮车横在车位中央,车轮还上了锁;更让人意外的是59号车位,一个带遮雨棚的信报箱倚在车位线内,居民们透露,这个信报箱原本装在楼栋门口,后来被人移来当“占位神器”,“不这么做不行啊,晚一步车位就没了。”
“小区内部停车本来就很混乱,而且物业对外来车辆也基本不管,只要能报出门牌号就随便进,经常因为抢车位发生争执。”小区居民直言,因为停车费低,大量外来车辆也涌入小区停车,进一步加剧了停车矛盾。居民们向居委还有物业等部门多次反映,希望能规范管理小区停车问题,但收效甚微。
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记者联系了大连小区物业。负责人坦言,停车矛盾确实是小区的“老大难”,核心原因是“先天条件不足”。该小区公共区域面积小,643户居民仅配套70个划线车位,供需差距悬殊。
对此,物业表示将采取开源节流双管齐下的措施,一方面重新规划小区空间,预计可以新增10多个停车位。另一方面加强对外来车辆的管理,杜绝其随意进入的现象。同时,物业还表示,待业委会成立之后,将重新修订小区的停车公约,进一步规范管理。
居民们表示,希望物业能尽快落实承诺,让“抢车位”的日子早点结束。本报将持续关注小区停车管理的后续进展。
本报记者 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