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再见,小叶子们 从进博会读懂中国开放何以逆风飞扬 订单中看机遇  合作中谋发展
第3版:第八届进博会特刊 2025-11-10

从进博会读懂中国开放何以逆风飞扬

潘高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今晚落幕。4108家企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一串串耀眼的数字,镌刻下这场东方之约的高光时刻。

还有一些数字看似细小,却同样引人关注——今年进博会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了《世界开放报告2025》,其中世界开放指数和中国开放指数的一降一升,发人深思。前者较2024年同比下降0.05%,较2019年下降0.34%,较2008年峰值时期下降达5.39%;后者却逆势攀升,2024年中国开放指数同比上升0.5%,从更长时段看,2008年以来上升12.44%,2019年以来上升1.44%,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列第一。

全球开放水平处于收缩通道的背景下,中国开放何以逆风飞扬?进博会,就是解析这个问题的生动案例。

当单边主义暗礁扰动全球经贸洋流,地缘博弈迷雾遮蔽国际合作航路,当世界站在“开放还是封闭”的十字路口,从“一”到“八”,进博会始终不负承诺,用不断开放的坚守、不断增长的规模,为动荡的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力量”。

开放最直观的体现是商品与要素的自由流动。进博会上,埃塞俄比亚咖啡在中国的规模化之旅,就是一个典型的从“样品试水”到“整柜发货”的贸易进化故事。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故乡,过去,当地咖啡农业在产业链中获益不足,利润多被中间环节消耗。进博会的平台催化作用和中国的开放政策,为古老的埃塞俄比亚咖啡注入了新的活力,帮助它飞越重洋,直达中国的千家万户。从最初仅靠一手提箱样品在进博会推广,到如今通过集装箱发货向中国出口,年货柜超100个,重量超2000吨。

更深层次的开放,是制度与规则的对接互认。今年,经海关总署批准,上海海关创新推出了“进博直通车”业务模式,允许存放在市中心保税仓的货物,以便利化的方式直接运抵进博会展馆。国际珠宝品牌维缇珐就尝到了甜头,借助“进博直通车”,维缇珐本次参展的珠宝首饰数量从去年的70余件大幅增加至444件。

开放不仅关乎经济,也关乎人与思想。今年的“进博之夜”晚会上,美国女高音歌唱家朱丽叶以字正腔圆的中文演唱新疆民歌《玛依拉》,展现了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事实上,当晚的整台晚会就是世界文明的微缩图景:克罗地亚大提琴家的优雅演奏、中国川剧的绝技变脸、广西的灵动山歌、阿联酋的热情传统舞等同台竞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盛大场面背后,是各国人民对交流互鉴的真诚渴望。

一位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服务的工作人员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进博会在成长,中国的开放也在成长”。这种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慢慢积累。就像农民耕耘土地,春天播种,秋天收获,需要耐心,更需要信念。中国的对外开放也是如此,不追求一时的热闹,而是锚定未来的长远之策。

进博会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也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最清晰、最坚定的信号:中国的开放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独奏曲,而是合作共赢的交响乐章。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进博会只是中国对外开放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从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这些相互衔接的政策措施,共同构成了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系统性安排。

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进博会已播下信念的种子,中国正以不打折扣的行动,将这庄严的承诺,书写在广袤的大地上,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