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70年连线,世界格局如何变化
第33版: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 2020-10-12

70年连线,世界格局如何变化

姜浩峰

板门店见证70 年风雨。

青岛港集装箱码头,连接中、日、韩贸易。目前青岛生活了不少韩国朋友。

2000 年6 月,韩国总统金大中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会晤。

美国篮球明星罗德曼曾多次造访朝鲜,成为金正恩的座上宾。

抗美援朝给了中国以底气和信心。和为贵,而和,是建立在不惧对手,有能力誓死捍卫民族尊严与底线的基础之上的。连线70 年,回顾当年,点看今朝,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化,这一基础,对于中国来说,不会改变。

主笔|姜浩峰

“我看志愿军打败美军,靠的就是这股气,美军就不行,他们钢多气少,你看呢金日成同志?” 1950 年12月3 日晚上,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里,毛泽东会见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说出了这样的话。

时值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进行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 军主力继续在朝鲜半岛西海岸追击美军第2 师残部。同时,志愿军正组织力量,准备收复平壤。

回顾70 年前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合国成立,美、苏、英、法和中国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然而,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蒋介石集团窃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所谓向南朝鲜李承晚当局进行援助,并制裁朝鲜的决议。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还打着联合国旗号,成立所谓的“联合国军” 司令部,纠集了16 个国家的作战部队外加5 个国家派出的医疗组,大摇大摆开进朝鲜半岛。

并非联合国实体,不在联合国命令和控制范围,也不是安理会附属机构,更不拿联合国经费的“联合国军”,其人数最多的部队竟然是当时并非联合国会员的南朝鲜军。70 年前的世界,分作两个阵营——无论政治、经济、军事,莫不如此。然而,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在20 世纪70 年代明确“三个世界”的划分。即便苏东剧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也有许多变化之后,“三个世界” 的划分仍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如今的世界格局——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与70 年前相比有太多变化,然而,中国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初心不变,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也必将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理解,并共同推动。

钢与气

1950 年美国的钢铁产量是8772 万吨,初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年的钢铁产量是60 余万吨,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到。也就是说,1950 年美国的钢铁产量是中国的142 倍。

在20 世纪中期,钢铁产量如此巨大的差距意味着什么?只需回顾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凡是拥有更多钢铁产量的一方,总是有着巨大的战争优势。

在决定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候,从军事装备上来说,中国相对美国没有任何地方堪称优势。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时,1950 年11 月7 日,毛泽东在拍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由于人民解放军陆军的武器装备主要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战利品,因此造成步兵武器口径种类繁多的情况。这一状况给弹药生产,特别是步枪和机枪子弹生产带来很大困难,此外我们的工厂目前所能提供的这种子弹为数甚少。志愿军部队直接参加朝鲜军事行动的有12个军,计36个师,但仅有6个步枪和机枪弹药基数。今后,随着军事行动的发展,我们在保障军队弹药方面势必出现很大困难。如果军工生产方面不出现变化,那么,改换装备工作可能要到1951 年下半年方能开始。” 毛泽东向苏联方面要求援助苏式步枪14 万支、子弹5400 万发;苏式自动枪26000 支、子弹8000万发;苏式轻机枪7000 挺、轻机枪子弹3700 万发;苏式重机枪2000 挺、重机枪子弹2000 万发;飞行员用手枪1000 支、飞行员用手枪子弹10 万发;梯恩梯炸药1000 吨。

1950 年11 月9 日,斯大林回电同意供货。利用这批武器,中国人民志愿军有34 个师更换了装备。另有可列装2 个师的武器装备作为补充消耗分给军校、军区作为训练使用。然而,也必须看到——苏联方面提供的这批武器,几乎都是苏联在二战期间甚至战前研发、使用,是当时苏军的淘汰货。当时苏军在役的武器,如CKC45 半自动步枪、AK47 突击步枪、РПД44 班用轻机枪、РП46 连用轻机枪、СГМ 重机枪等,都不肯卖给中国。此后,苏联又曾向中国人民志愿军供货,这批货里甚至还有1910 年式样的水冷马克沁机枪。从苏联向志愿军提供的陆军装备可以看出,当时苏联希望在陆军师装备方面起码领衔中国十年。

苏联的有意保留,出于多方面考虑。譬如在抗战胜利后,苏联一度并不支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人民军队解放全中国。斯大林的对华政策堪称举棋不定。直到人民解放军准备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时,斯大林仍有不同意见。斯大林一度认为,中共和解放军的实力还不够强大。之后,他又顾忌美国的态度。1949 年1月4 日,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为了进一步摸清苏联对中国内战的态度,派他的私人顾问傅泾波到“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代表”张治中处探听消息。张治中说:“中共决心继续打下去,可并不是由于苏联的关系,苏联只劝告他们沿着长江停止进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 年初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通过这个条约,中国争取到了苏联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为战后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然而,对于苏联来说,仍有困惑——新中国是否仅仅因为美国的孤立政策而一时倒向苏联?

1950 年6 月25 日,朝鲜战争爆发。对于中国来说,原本正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准备解放台湾。随着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以当时人民解放军的跨海作战能力而言,一时半会确实没法靠军事斗争解放台湾。美国军队直接介入朝鲜半岛的纷争,同时让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

在经过反复权衡、审慎决策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斯大林闻讯感动得掉下了眼泪,连声说道:“还是中国同志好,还是中国同志好。” 由此,才可能有苏联的大规模支援。

即使苏联方面的支援是有所保留的,即使新中国的生产力比之美苏都仍落后许多,可中国人民有志气。在面临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的同时,从1950 年10 月到1951 年6 月,历时7 个多月,先后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进行五次大的战役,共歼敌23 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

新中国的抗美援朝,无疑是立国之战。经过此战,斯大林终于相信中国不仅是在为朝鲜而战,也是在为苏联而战,为社会主义阵营而战。尽管苏联提供的武器装备大部分已陈旧落后,可对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也确实起到了作用,使中国军队现代化的建设短期内有了质的飞跃。按照彭德怀的话说,短短几年超过了旧中国几十年的建设。

在中国制定“一五” 计划时,斯大林欣然同意帮助中国建设141 项重点工程,1954 年赫鲁晓夫又追加15 项,成为奠定中国工业化基础著名的“156 项”。后来落实的工程共150 项,其中44 项是军工企业,包括陆海空三军各种主战装备的制造厂。这样,在不到十年时间内,中国以几十亿元人民币的费用,就建立起了配套的国防工业基础,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创造了成本最低和规模速度空前的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年钢产量直到1993 年才达到8956 万吨,算是超过了美国1950 年的钢产量。此后,1996 年,中国的钢产量突破1 亿吨。当时有专家称,年产1 亿吨钢是中国钢产量的极限。然而,2020 年8 月份,我国的粗钢产量就是9485 万吨。1 月至8 月的粗钢产量则为68889 万吨。中国钢产量已连续23 年排名世界第一。2019 年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全球前50 大钢铁企业名单中,中国钢铁企业独占20 家。其中,中国宝武位居世界第二。新中国成立70 年来,我国钢产量从不足世界千分之一到如今占据半壁江山。

通过70 年的发展,中国的武器科研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20 世纪60 年代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到如今国产航母、隐身歼击机、无人机等的发展——中国已具备较为独立与完备的军工体系。甚而,70 年前那个一穷二白的中国,如今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业增加值从1952 年的120 亿元增加到2019 年的386165 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近千倍,年均增长10% 以上。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当然,就全球经济来说,因朝鲜战争影响而发生的变化,不止在中国。譬如二战之后的日本,经济状况很不乐观。而当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自1949 年以来积压的近1500 亿日元货物很快销售一空,而诸如纺织、钢铁、机械、造船、水泥等行业,也因为得到大量订货迅速恢复发展。1950年6 月,日本的丰田卡车产量总共为300 辆,几乎到了关门歇业的边缘。而朝鲜战争的头一月,丰田就接到了超过5000 辆的军事订单,直接起死回生。可以说,没有朝鲜战争,日本战后经济奇迹什么时候发生,怎么发生,甚至会不会发生,都还两说。

两分离

朝鲜战争的起因,有许多种说法。然而,无法回避的是——南北双方都想追求统一。

朝鲜半岛本是一个国家。在20 世纪初被日本占领并进行殖民统治以后,朝鲜民族内部,长期有追求民族独立的仁人志士,他们追求民族独立的路径不同。譬如金日成早年随父亲流亡到中国,此后加入朝鲜共产青年同盟。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金日成与东北抗联一起战斗,又曾撤往苏联。二战结束以后,1945 年9 月19 日金日成乘坐苏联军舰进入朝鲜,之后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在南朝鲜,李承晚在美国的扶植下,建立了“大韩民国”。其间,抗日领袖金九曾发表以《向三千万同胞泣诉》为题的声明,反对韩国独自建立政府。人气比李承晚高出许多的金九,还曾进入朝鲜半岛北部,与金日成协商南北建立统一政府事项,然而没有成功。1949 年6 月29 日,金九被南朝鲜陆军步兵少尉安斗熙暗杀。李承晚为了巩固统治,大量起用日本殖民时期的旧警察、旧军人,先后在1948 年和1949 年镇压了济州岛四三事件和丽水- 顺天事件,杀戮数万生灵。

对于朝鲜半岛被分为两个国家,济州岛上的和平博物馆馆长李英根先生曾对《新民周刊》记者表示:“这是朝鲜民族的大不幸!本来,1945 年朝鲜民族终于摆脱了日本人的殖民统治。然而,此后却又不得不因为美苏两国的共识,而分成两个国家。我们希望未来尽早能够完成统一。”

李英根所说的美苏共识,指的是1945 年8 月,美苏共同敲定日本受降方案之事。1945 年8 月10 日,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在朝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五角大楼的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查尔斯·博尼斯蒂尔上校经查看地图和分析研究,向美国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实施方案”。建议以横穿朝鲜半岛中部的北纬三十八度线作为美苏两军接受日军投降的分界线。这个建议在美国迅速走完审议程序。8 月15 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给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发去密电,希望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美苏军队受降分界线。9 月2 日,麦克阿瑟在日本东京湾密苏里战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总命令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的提议略加修改,命令中说:“驻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北的朝鲜半岛、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和辅助部队,应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帝国主义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周围诸岛以及驻北纬三十八度线以南的朝鲜半岛、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美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司令官投降。”

本来,受降分界线并不是国界线。譬如苏联在满洲,亦即中国的东北受降,然而这片土地的主权属于中国,事实上此后苏军也将东北移交给了中方。再譬如“总命令第一号”同时规定,北纬十六度线以北法属印度支那的全部日军,向中国军队投降。1945 年9 月28 日,中国军队在河内原法国总督府接受日军投降。

也正因为受降分界线不是国界线,使得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在日本投降后,都出现了南北分治,以及南北政治势力都希望以本方的方式进行统一。同样经过美军入侵,同样战火延烧南北——越南于1976 年7 月宣布完成统一。而朝鲜半岛上的南北分治却没有结束。1991 年9 月17 日,第46 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朝鲜和韩国同时加入联合国。当时的苏联,正处在解体之际——1991 年9 月6 日,苏联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1991 年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

苏联解体的同时,东欧剧变,两德统一。然而,朝鲜和韩国并没有完成统一,原因何在?在历史研究者刘纪尧看来——

就朝鲜半岛本身来说,朝鲜曾是亚洲比较富裕的国家,尽管苏联解体使得朝鲜经历“苦难行军”,可凭借韩国的经济实力,仍无法以两德统一的方式去完成统一。韩国虽然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发展迅猛,并且还是“亚洲四小龙” 之一,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要知道,两德统一前后,西德向东德的投资巨大。而这还是在东德远比朝鲜富裕的基础上。

就国际因素来说,在苏联解体后,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依然强大,并且美军在日本驻扎更多。而在欧洲,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得到德国150 亿马克的资金支持后,默许了两德统一。“与此同时,朝韩两国在统一的问题上,态度都很强硬,双方谁也不肯让步,这就给统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目前朝韩不具备统一的主观因素。” 刘纪尧表示。

前路何在

1953 年朝鲜停战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陆陆续续从朝鲜撤出。1957 年11 月,毛泽东主动提出志愿军全线撤军。1958 年10 月26 日,志愿军最后一列运兵列车回国。1959 年1 月,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建制均撤销。

1971 年11 月1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1979 年中美建交。1992 年,中韩建交。

至于朝鲜和韩国的接触交流,则从1985 年的秋夕——亦即农历八月十五开始。当时,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红十字会组织了由各50 人组成的离散家族“故乡访问团” 及演艺人员“艺术公演团” 进行交流互访。1992 年,朝韩两国设在三八线板门店的联络处开始运行。双方开始通过热线电话与对方联系。2000 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后,分隔在韩国与朝鲜的家庭终于迎来了重聚的机会——朝韩各有100 人于当年8 月15 日乘飞机跨越北纬三十八度线,抹干50 载思亲泪,到分界线的另一方,与离散的亲人重聚4 天。

此后,朝鲜经历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三任领导人。尽管朝核问题一度引起世界关注与忧虑,然而,总体上,朝鲜也在寻求与世界接触的机会。2018 年6 月12 日、2019 年2 月27日到2 月28 日、2019 年6 月30 日,美朝领导人三度会面。

在朝鲜半岛局势一度紧张的2018 年,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学系教授康埈荣曾在北京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如是说:“1950年到1953 年在朝鲜半岛发生的战争,让大量家庭离散,很多人亡故都回不了家乡,这是民族的大悲剧。” 在康埈荣看来,韩国应该尽量与朝鲜和解,避免发生战争。“韩国辛辛苦苦奋斗70多年,才有今天的成就,这就是我们不能再看到战争的原因。”康埈荣说。

李英根则对记者如此说:“比起上世纪50 年代来,世界早已不是美苏争霸的格局了。中国和朝鲜半岛,甚至曾经侵略过我们的日本,这些东亚国家,在古代有着友好交流。譬如中国徐福东渡的故事,在韩国,在日本堪称源远流长。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未来共同创造东亚的繁荣稳定。”

就世界格局来看,早在苏联解体之前二十年,美国在西方世界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在美苏争霸的严峻时刻,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秘密访华,1979 年中美建交。尽管至今四十余年历经风雨,特别是今年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罕见的困难,然而,正如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使馆举行的2020 年国庆中秋云端音乐招待会上所说,“我们坚决反对‘新冷战’和‘脱钩’,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初心从未改变。” 崔天凯还表示:“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中美两国利益,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对美政策保持高度稳定性和连续性,始终愿本着善意和诚意发展对美关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两国关系走上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

面向未来,前路何方?可以说,抗美援朝给了中国以底气和信心。和为贵,而和,是建立在不惧对手,有能力誓死捍卫民族尊严与底线的基础之上的。连线70年,回顾当年,点看今朝,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化,这一基础,对于中国来说,不会改变。有这股气在,中国的未来,就是光明的。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