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组团参观“三大后纪念馆”。摄影/ 王仲昀
学员们学唱《北伐军歌》。摄影/ 王仲昀
5 月2 日,设在上海市渔阳里广场的“时光之镜” 建党百年沉浸式互动体验亭吸引众多游人排队体验。
上海各大红色地标近年来依托自身历史,在最新科技的赋能下,已将各种红色课堂变出了新花样,产生一种今夕复何夕之感。
记者|王仲昀
5月初的上海,天气猝不及防地切换到夏日模式。中午时分的猛烈阳光,一度让马路上的行人变得寥寥。然而,就在静安区浙江北路上一处看起来不起眼的石库门建筑里,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群,让人感受到随处洋溢的热情。
很多人慕名来到此地参观,大多因为这里推出了独具特色的“红色课堂”。
上海市静安区浙江北路118 号,红墙作为底色,配以些许白色门框作为点缀,这幢复古建筑,如今是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以下简称“三大后纪念馆”)。作为上海的红色地标、红色景点,这一纪念馆近来凭借特殊的“密室逃脱”情景党课成功吸引到人们的关注。
这个将密室作为情景、以纪念馆的历史为主题、每天开展一次的党课,现在人气有多高呢? 5 月6 日,讲解员在现场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当天来参加党课的团队是3 个月前预约的,而最新的预约已经排到了2021 年11 月。
不了解的网友很难想象,如何将传统的红色党课与现在新潮的“密室逃脱” 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一种“沉浸式” 体验?事实上,上海各大红色地标近年来依托自身历史,在最新科技的赋能下,已将各种红色课堂变出了新花样,产生一种今夕复何夕之感。
“密室逃脱”
在“三大后纪念馆” 从事讲解员工作4 年的陈旭丽,对于党课的每个环节早已烂熟于心。每当党课开始,她在第一时间就能进入讲解的角色。
当天预约来体验特色沉浸式党课的团队,来自上海市城管执法总队。上一秒钟,来上党课的团队还在教室里,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聊天;下一秒钟,就听到陈旭丽掷地有声地喊出“全体起立”。接着,学员们按要求迅速站起,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陈旭丽随即宣布党课正式开始。这一番“指挥”,简洁而又干练。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其他人也很快进入到状态。
当陈旭丽一开口讲解,学员们听到那些流利、沉稳的台词,就会知道这位讲解员平日里应该没少练习。虽然工作时都戴着口罩,不太能看出表情,但一旦讲解到那段珍贵历史时,陈旭丽并非没有情感。而情感,主要源自此地近百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由于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会址都在上海,很多第一次来到“三大后纪念馆”的人会误以为这里也是中共三大的会址。事实上,1923 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后,决定中央机关由广州迁回上海。经过多方考察,以当时领导人之一王荷波的私人名义租下了靠近香山路(今临山路)、公兴路口的三曾里三户楼,作为中央局机关办公地。这便是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的由来。
“在当时的三曾里,毛泽东、杨开慧夫妇,蔡和森、向警予夫妇以及罗章龙都曾入住。此外还有一张床,留给有时开会开到很晚的陈独秀。” 在每一堂党课的开始阶段,对于三曾里的介绍,陈旭丽娓娓道来。
在这一段讲解三曾里党史的过程中,陈旭丽格外注重和听众之间的互动。比如,“三大后纪念馆” 进门的右手边,有一块牌子写着“关捐行”。她会指着牌子问听众:“有人知道关捐行是什么意思吗?”
原来,关捐行的原义是帮别人填外文表格到海关去报税的机构,当年用这样一个名称打掩护,也是为了在动乱的时局中更好地掩护党组织。
这种互动,还不是走个过场就罢了。她会强调,这里的知识点,后面会在某个环节再派上意想不到的用场。比如说起当年在此地工作的共产党员必须要遵守的规矩,陈旭丽会反复嘱咐学员好好记住,以便在之后的“密室逃脱” 发挥作用。
在一楼教室介绍完相关历史知识,陈旭丽与同事引领学员们沿着咯吱咯吱响的楼梯,走上二楼。由于中共三大后没过多久,北伐战争便开始,所以在这里,党课的第二部分就与之相关。讲解员会介绍《北伐军歌》原曲知识,再请学员中的党员代表带领大家合唱这首起源于法国的歌曲。
如今来这里上沉浸式党课的学员,会发现楼里的布置随处透露着年代感,似乎一瞬间会有回到上世纪20 年代上海的错觉。不过这里并非三曾里的原址。实际上,三曾里原址毁于1932 年“一·二八” 事变。2007 年1 月,“三大后纪念馆” 在浙江北路118 号建成对外开放。
唱完《北伐军歌》,基本完成纪念馆的参观后,学员们便迎来了这里如今最受欢迎的环节——密室逃脱。陈旭丽将学员分为两组,一组进入密室寻找线索,而另一组通过“暗号” 与密室内部“接头”,以辅助里面的学员最终“逃脱”。只有两组携手破解密码、共同闯关,才算完成了这堂沉浸式党课。
和之前党史介绍时的互动一样,密室里的密码也不是简单“走过场” 就能破解。相反,纷繁复杂的线索需要学员们用耐心与智慧去寻找。加上20 分钟的时间限制以及不断变得急促的背景音乐,沉浸式的红色课堂体验,在这一刻无疑达到了极致。
就在密室内学员绞尽脑汁地思考时,密室外又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又找到一些线索”。接着,从地上的门缝里,一沓线索被塞进来。而当密室里的学员打开这些线索发现,想要用好它,就得回忆起此前陈旭丽所介绍的知识点。
“还有两分钟,快找找还有哪些可能的线索!” 随着时间进入倒计时,到最后,密室里的学员意识到,书架上、脸盆中,都藏有关键线索,只有通过某些特殊方式才能获取。这些严谨而充满智慧的做法,正是当年在此工作和生活的革命先辈们反复操练的内容。在这一刻,历史与现实在小小的密室里形成了生动的联结。当学员们顺利“逃脱”,收获到闯关成功的喜悦,更对当年充满困难与挑战的革命形势有了直观理解。
完成党课后,来自城管执法总队的学员们直呼“太专业了”。他们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党支部也是在网上看到他人的好评后,才计划来此体验。由于党课每天只有一次,他们早在今年2 月就开始预约,才有了这次宝贵的机会。
“这种历史与时尚的结合方式,对现在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以往那种红色景点里,简单的讲解、参观,然后就结束了,好像除了来‘打卡’,什么都没学到。但在这里的沉浸式党课里,那些重要线索就是讲解员提到的历史知识,它们在密室逃脱中真的能用到,所以党课结束后还是能记住一些内容。”这样的“用户体验”,陈旭丽和同事在过去两年中听到过很多次。
根据她们介绍,“三大后纪念馆” 将密室探险设计到情景党课之中,始于2019 年7 月。当时上海市静安区文史馆以“沉浸式” 作为核心主题,在辖区内各个展馆都推出了别具特色的党课,如毛泽东故居以一封家书串联起党课,蔡元培故居以蔡元培女儿的视角讲述历史。而“三大后纪念馆” 因展馆内本身就有一个密室,故设计了密室探险主题的情景党课。
如今来到这里的学员们,都觉得密室很专业,“没想象中那么容易就能破解”。对于这一点,陈旭丽表示,这主要是当时她们请来了专业团队,结合纪念馆本身的历史,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设计,此后还经历了各种改进,才有了今日的模样。放在两年前,她们无法想象,这堂特殊的党课能“火” 到出圈。
与《新民周刊》聊到这种沉浸式红色课堂获得成功的原因时,陈旭丽的感受与上述学员不谋而合。“普通的游览参观,哪怕旁边有讲解员,效果也不见得多好。这种单向传播在我们讲解员看来也一样,一开始我来这里工作,只需要讲解,但几乎没有反馈,可能双方最终都流于形式。”
借助红色地标自身的独特历史,从单向传播走向全方位沉浸,“三大后纪念馆” 正在发生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红色课堂真正喜闻乐见的模样。
“时光之镜”
到达上海渔阳里广场前,59 岁的蔡予有些紧张。紧张是因为,她从未见过面的奶奶向警予,将在这里和她“隔空对话”。
最终,当看到屏幕上的奶奶动起来的那一刻,蔡予眼角有泪光闪烁。想说的话有很多,最后化为一句:“奶奶,我很想你。”向警予烈士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性创始人”,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和蔡和森生下蔡妮、蔡博一双儿女,蔡予是蔡博三个孩子中最小的那一个。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一场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年报社、共青团上海市委共同主办的“穿越百年,叩问初心——‘时光之镜’沉浸式互动体验活动” 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蔡予与奶奶向警予的这场对话,便是活动启动仪式上的重要环节。通过这场活动,在线下借助“时光之镜”,相隔百年的两代人,得以实现了在上海渔阳里广场互动对话。
100 年前,渔阳里一边是《新青年》编辑部和陈独秀寓所,另一边是培养共产主义早期干部的外国语学社,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个早期组织旧址,被称为“共产主义小道”,也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孕育之地。
如今,游客市民通过最新的虚拟VR 技术,不仅在这一上海著名的红色地标,“见” 到了百年前的革命先烈,还听他们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以及那个时代的革命故事。
这一次在渔阳里广场,被“请回”的5 位先烈,除了向警予,还包括:中共一大代表里唯一的中学生邓恩铭,翻译《国际歌》第一个可传唱版本的瞿秋白,红十军的创始人、曾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延年。
5 月3 日晚,一群年轻女孩来到这里,以“时光之镜” 为背景拍照。此时,她们身后的屏幕里,正传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延年” 向当代青年寄语。他说:“我们要的,是一个自由的新世界,是一群幸福的新国民。” 并向当代青年提问:“今天,你感到幸福了吗?”
而线上和线下的年轻人们也在用实际行动回应这些提问:“我们现在经历的和平与幸福,是百年前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光明。为此我们要谢谢你们,我们很幸福。”
“党史巴士”
众所周知,上海拥有数量众多的红色地标。百年中国看上海,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长,红色基因在城市血脉中根植流淌。那么,是否有可能通过特殊的红色课堂,让这些遍布城市的红色基因被联结起来?
2021 年4 月18 日,由浦东新区一手打造的“党史巴士”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当天是浦东开发开放31 周年纪念日,而“百年党史路,奋斗新征程” 党史学习教育巴士也在同一天启动。
在去年“四史巴士课堂” 成功运营的基础上,浦东新区推出的“党史巴士” 以中共一大会址为起点,途经渔阳里、中共二大会址、五卅运动纪念碑、外滩陈毅广场、浦东开发陈列馆等20 多处红色地标,终点则设在“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浦东开发开放30 周年主题展” 所在地——浦东展览馆。
围绕车览“百年党史在上海的精彩演绎” 这一主线,“党史巴士” 把上海珍贵的红色地标串点成线,将历史故事和现实场景相结合,打造出一堂跨越浦江两岸、贯穿百年历史的精品党课。
“密室逃脱”、虚拟视听,以及串联起上海各个红色地标的党史巴士,它们无疑代表着当下新潮流与新技术。过去,人们很难将其与传统红色课堂联系在一起。而近年来,它们已经成为上海红色地标与红色课堂之间的全新载体。
科技赋能、思维转变、最重要的还是上海的众多红色地标提供了足够丰富的历史基底。当这些因素碰撞在一起,便产生了新时代思维的火花。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到来之际,红色地标里的红色课堂,得以焕发出崭新生命力。